| 雷峰网
0
在IDC关于企业协作云厂商的最新评估报告里,人们发现与钉钉同处市场领导者象限的还有一个低调的名字——云之家。
这份由IDC首次发布的《IDC MarketScape:中国企业团队协作云厂商评估,2021》(IDCCHC46800421,2021年5月)报告,共有7家厂商产品入选,分别是钉钉、企业微信、云之家、如流、Welink、Teams、飞书。围绕国内主要协作云服务商,通过市场表现、产品能力、生态建设、客户规模等多个维度的核心指标进行评估。产品能力和战略两大评估指标上,云之家处在领导者象限,且市场占有率最大。
云之家是金蝶集团在2011年推出的面向全平台和场景的企业协同办公产品,与主流ERP、HR、CRM等系统无缝集成的专业“平台+协同”一体化的SaaS产品,如今已成长为中国企业团队协作云市场的主要企业级产品供应商之一。
如果要快速遍阅移动办公、企业协作的进化,创办刚好满十年的云之家,是一个不可错过的例子。在这家厂商身上,数字化时代组织协同管理的关键词——连接、融合、共生,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也可以看见时代从ERP向EBC(即Gartner继ERP之后提出的企业业务能力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概念)变迁的缩影,看见如今的移动办公企业考虑着如何从以前ERP关注的部门级应用层面,升维到当下的“企业级层面”,接而“考虑组织之间的协作沟通和业务协作”。
这次,我们和云之家CTO宋凯详细聊了聊,这样一家2018年至今SaaS协同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厂商,究竟做对了什么?
云之家CTO宋凯
2020年初,云之家就开起了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应对疫情展开布局。工作千头万绪,反倒是HR先提到了“员工健康打卡”功能。于是云之家只用了三天就开发上线健康打卡应用,一经推出便免费给所有企业使用。
宋凯告诉雷锋网,疫情发生之后,企业对移动办公的需求,远远不只是在音视频会议上有超高增长,对于业务应用的自动化和协同程度更是有了区别于以往的关注度。
新冠疫情是千行百业的分水岭,移动办公赛道也因疫情而爆发。
作为赛道中的老玩家,新老客户的差异让云之家感受强烈。宋凯透露,不少还没用上新系统的企业催着云之家上线,提前布局、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客户则感知到了系统对疫情的“缓冲”。
时隔一年半,云之家CTO宋凯谈起去年年初和九州通的合作,仍然心情激动。
早在2015年,医药集团九州通就开始与云之家合作打造i9移动工作平台,其医药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得以在此之上不断优化。
而在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之际,九州通临危受命,七天之内抽调近百人组成应急分队协助武汉红十字会,到武汉一线负责捐赠物资的仓储管理和物流运营工作。
分队所面对的,不仅是如山的物资,还有大量对武汉并不熟悉的外地志愿者,要帮助他们快速熟悉这座城市,顺利将医药物资分发到各家各户。
危急关头,云之家帮助九州通有效克服了众多远程协作的挑战——入库、分类、保管和出库、数据统计,九州通迅速建起一套抗疫前线专属的管理流程,如毛细血管般深入到武汉的各个角落。
紧急的医药物资从到货至出库,两个小时足矣。
除了提供方便灵活的企业社群构建和音视频会议能力,云之家还与九州通一起共创了57个包含集成内外IT系统的轻应用,实时掌握全国各个业务板块和内外生态协同的经营数据,实现FBBC的协同,成功帮助九州通积极应对疫情。
“这可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办公场景。”但在宋凯看来,九州通的员工和志愿者们的连接,其实就是一次典型的内外部沟通协同。
新冠疫情之下,不仅是传统办公在向线上转移,更有众多如九州通这样的全新协作场景衍生出来——能够亲历这样一场特殊的战斗,对深耕企业协同十年的云之家而言,意义非凡。
宋凯表示,内部协同是企业发展基础,外部协同是其必然的未来趋势。在他看来,中国的企业十分注重内外协同,关注与上下游伙伴和客户的连接,在生态产业链上也更愿意有创新之举。
疫情前已经完成生态圈互联平台建设的温氏集团,则是另一个内外协同的典型例子。
温氏集团是全球第一大养鸡企业,全球第二大养猪企业,有超过五万农户,集团内部员工也接近六万人。
作为农牧食品龙头企业,温氏股份扎根于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自成立之初便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开创了“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的温氏模式,坚守带领农民养殖致富的初心,与广大农户一起实现共同富裕,更是一种精准的产业扶贫模式。
在集团内部,云之家已为温氏提供组织架构通讯录、企业沟通等基础服务,接入数十个轻应用,成为温氏股份的一站式工作平台。
但更大的难点来自于外部——养殖业的重心,毫无疑问在农户身上。
宋凯称,大部分农户都在乡村山镇,线下服务站就是最先触达到农户们的网点,事无巨细统统是农户找上服务站来解决。
而温氏与云之家携手打造的生态圈解决方案,构建养护协同门户和供应商协同门户等,用互联网平台+技术将生态圈全方位连接起来。传统批发市场和线下服务站都很难适配如今的防疫需求,把畜禽养殖相关业务变成线上化、移动化,正好方便了没有电脑的农户们。
宋凯透露,疫情前云之家恰好在与温氏共创IOT+现代化农业的场景,连接摄像头、温控、风控、喂水、喂食、清污、扫描等等几百万个IOT设备,并通过AI技术实现智能控制。
手机端接入“生产现场+物联网”、“生产设备+物联网”、“流通体系+物联网”、“产业链+物联网”等多个场景应用,听起来离现代化、数字化很遥远的畜牧业一下住进了手机里。
譬如,家庭农场技术管理员只需使用移动端APP,即可实现对家庭农场养殖流程实时信息化管理。温氏合作农户可以通过视频、传感器等对养殖栏舍全方位智能监控,一旦养殖栏舍偏离了适宜环境参数,可通过远程操作及时调整。农户甚至还可以通过APP,让温氏总部的专家远程诊断养殖动物的病痛。
协同门户、生态圈、物联网……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产业互联网的路已经搭成,正好帮助温氏的农户们顺利度过新冠疫情的隔离考验。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社科院《企业扶贫蓝皮书(2020)》从“精准性”“有效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可复制性”五个方面建构综合评价体系, 24个各类企业的优秀扶贫案例中,温氏股份也作为5家民营企业之一入围。
时间再往前推,与华为海洋共同完成的那场信息化、数字化突击战,同样体现了云之家在企业协同领域的“即战力”。
2019年,在面对国外卡脖子的威胁下,华为海洋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包括ERP/HR和办公协同平台的国产化替代,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不能影响手中众多工程项目的如期交付。
云之家正是作为华为海洋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伙伴,与项目专家团队一起,为华为海洋完成了智能协同平台门户解决方案。仅49天,一期项目便顺利上线。
华为海洋研发供应链制造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ERP的云和PLM在一个系统中实现。
而通过云之家协同平台,所有的信息能够安全快速在一个门户里聚焦,把金蝶云·星空、金蝶s-HR、金蝶云·苍穹这三个应用都在云之家中实现业务协同一体化。
华为海洋借助云之家共创移动轻应用,诸如考勤签到、待办审批、行政会议的资源还有信息中心的应用,提升了业务和决策效率。
宋凯介绍,通过云之家一体化的门户方案,华为海洋让所有的信息能够安全快速地在一个门户里面聚焦,华为海洋所有信息可聚集在一个统一门户中,赋能员工高效协同开展业务,实现公司的管理要求,完美地激活华为海洋,实现团队的高效协作。
去年底,基于金蝶云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全场景业务解决方案华为海洋项目,也入选工信部2020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谈到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效用,去看看它在传统工业里的身影,最有说服力。
以钢铁行业为例,卡耐基所处的工业文明时代是基于分工所构成的流水线模式,带来效率的飞升,那么今天的钢铁企业则是由智能化、数字化的改革带来更高维度的竞争手段和路径,完成一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升维。
而河钢,正是这场升维之战的典型代表。
河钢在钢铁产业是怎样的地位?有一句说法是全世界钢产量看中国,中国钢产量看河北,河北钢铁产量看河钢。
河钢比许多同行都更早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河钢集团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培在接受采访时,曾有如下观点:
现在数字化转型有句话“上找死,不上等死”,反映的其实是思维问题。
在新技术的催生下,新的数字化转型挑战情况下,如何应对?如何解放思想?如何用新的思维意识来看待企业自身,看待产品,看待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如此体量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选择,慎之又慎。
河钢数字总经理申培曾透露,在协同平台OA选型时,他们的核心诉求就是厂商要能帮集团把管理中台落地,要具备比较强的本地化部署能力。
在多轮甄选和对海尔的实地考察后,河钢最终选择了云之家。
申培提到,云之家通过“河钢在线”使系统间实现了互联互通,所连接的是集团十二万员工,十几个异构系统,五十几个业务应用,成为河钢集团整个的管理中台和基石,统一了门户、流程,以及信息出口和业务的入口。
就以统一流程中心和统一应用平台为例,各个业务系统的审批都放在“河钢在线”,通过统一流程中心让河钢所有系统的流程能在一个入口发起、审批、搜索、监控和进行流程分析;所有的业务平台也实现对接,只需一个APP就可登录 55个应用系统。员工打卡管理、车辆管理、仓库管理等等都统一到一个平台,实现日常行政管理的一贯制。
北大陈春花教授提出:
数字化时代只有协同共生,才能面向未来。传统公司的目标是做成一个自闭系统,做成帝国,而帝国没有不垮的;但所有城市都近乎不朽,因为所有的城市都是生态系统。
在云之家看来,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连接、融合、共生。基于这三大关键词,怎样协助企业们应对数字化转型大考,云之家的答卷颇具借鉴意义。
“很多大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场景是不确定的,需要你和他们一起探索共创和融合。”宋凯说。
以当下最流行的直播带货为例,以前的企业系统可以支持每日几百单的发货,但直播形式下如何在短时间内创建大量订单?怎么保证库存充足、物流稳定?旧时那套企业系统还能支撑一夜十万订单的冲击吗?
潮流无法预测,市场日新月异,大企业会有更多灵光一现的想法,但众多不稳定场景对业务每一环都是考验,企业又很难提出明确的需求。
云之家为此提出了共创模式,双方共同滚动迭代系统。前文所提到的畜牧养殖业生态圈、IOT智能养殖等场景,就是云之家与温氏集团的一次经典共创。
更多时候,大中型企业对企业协同办公供应商的考验,来自于内部的繁杂无章。
宋凯告诉雷锋网,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这些企业内部已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业务系统,也需要构建更多的新场景。
但平台太多、业务太复杂,如同一个无序堆满物品、电线乱缠一通的房间,系统间、部门间无法有效联动势必会影响业务扩展。
如果是接入一个轻量级的移动办公平台,处理简单的签到、汇报、审批等环节,就好比在房间里放一个小收纳箱,放得下,但用处也不大。
这些大中型企业真正需要的不只是连接,不只是做一些应用,而是将场景、业务和能力融合为一体。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坚持长期主义。这就要与合作伙伴实现价值共生。
为此,云之家提出了业务协同一体化的概念,并打造了协同中台和生态,将自身协同能力变成中台协同给企业。
十年间,云之家见证了不少像河钢集团这样的大中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下求索。宋凯表示,大中型企业对个性化能力和专属服务团队的需求非常强,付费意愿也更强烈。
但是,支持一家企业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或许不难,但要同时支持许多家、还是长期支持,对企业协同办公供应商而言又是一道难题。
宋凯告诉雷锋网,云之家其实坚持只做一套产品以实现规模化,基于协同中台加上了三个策略来解决标准化与定制化的矛盾:
首先是基于对客户的分析,在技术层面和应用架构层面,都提供可个性化的扩展和配置能力。某些功能或许是与个别客户共创时研发的“特色功能”,云之家会考虑将这些功能融入到标准化产品中;当再有用户出现类似需求,则无须二次开发,直接配置调用即可。
其次是提供开放的API接口和中台能力,当企业需要在云之家本身功能之外,构建新产品,这种开发能力可以降低企业的开发难度。
第三是可插拔能力,当企业另外购买其他厂商的功能例如音视频会议等,或是有自研的一些支付系统,云之家有标准插口,让企业像插拔U盘一样接入这些功能。
值得强调的是,云之家还提供了企业级OTA升级(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下载技术)解决混合云和私有云的产品迭代难题。
由于云之家本身平台能力和扩展能力之间技术是解耦的,OTA技术可以实现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每月甚至每周的版本顺利升级,让企业视更新内容决定是否升级,和手机在线更新系统类似,也保证了云之家能够持续顺利交付新功能,和企业保持良好互动,也解决了传统OA软件动辄几年才升级一个版本、按项目挨家挨个打补丁的窘况。
从企业协作和管理的角度来审视这十年,云之家也见证了企业协同在不同时代下的内涵。
宋凯分析称,办公自动化应该是协同的初级阶段,以流程管控为主。起初是像IBM这样的国外厂商,提供一些基础系统能力;随后出现一批国内OA厂商着手经营流程,覆盖ERP以外的管理内容。
但如今,企业协同逐渐从ERP时代走向EBC时代,聚光灯从资源和流程的管控,打向了业务本身,围绕业务的一切才是关键所在。协同厂商的视角,也从以前ERP关注的部门级应用层面,升维到当下的“企业级层面”和“产业级层面”,“考虑组织之间的协作沟通和业务协作”。
云之家这类协同厂商的定位,也不只是简单的移动办公工具,或许更适合看作是帮企业们训练一套合适的“神经系统”,让企业“手脚协调”,身手灵活地应对所有状况,并与生态实现共生,这也正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任务。
在宋凯看来,全世界都没有关于“协同”的统一标准,但当各行各业甚至全社会的数字化达到一定境界,协同能力不断进化时,传统组织模式的“崩塌”或许在所难免,组织架构会走向扁平化、网状化,打破森严的组织等级和业务边界。
员工会日渐被推向一线,和外部客户连接的路径也会越来越短,用工灵活性、流动性的感受会更加强烈,协同能力会“像水一样很好地融合”这个社会。
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的区分会日渐模糊,场景和空间将如何扩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怎样变革,或许会是企业协同未来最大的谜题。
尽管中国的PC普及率远不如国外,企业协作却并未就此完全落后,PC的低普及率、手机的高普及率和IM工具(即时通讯)的连接交流习惯反而成为了移动办公在中国蓬勃生长的土壤。
在宋凯看来,中美数字经济的差距正在慢慢缩小差距,中国软件正在崛起,“我们越来越觉得有这个自信和底气”。这样的环境,也让中国企业更愿意在移动办公、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积极尝试。
横跨十年,从移动办公起步,到助力企业业务协同一体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全球数字经济的浪潮,都在轰轰烈烈上演。孵化自金蝶的云之家携老牌企业服务巨头的底蕴而来,如一支潜望镜,将时代的变迁尽收眼底。
“十年前,云之家吹响中国企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号角。十年间,云之家与时代同频共振,所倡导移动办公的理念正在改变亿万人的工作方式。”云之家十周年时,金蝶董事会主席、CEO徐少春这样感慨道。中国管理软件在全球崛起之势,已然不远。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