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4
本文作者: 创业者说 | 2014-12-19 11:15 | 专题:这一年,这些硬件创业者都做了什么? |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每人计创始人丁晓刚
日历翻到十一二月份,就觉着这2014年又快要翻篇了,心里总有那么一点点的冲动,也想俗不可耐的总结一下;正巧那天看到正在“干”的周康写的《这一年,我做了一款2B硬件》,这无节操的标题把我的小冲动直接转化成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每人计”同样是也是做了个2B硬件,我也要试着写写我们的2B历程,真正的二逼行径。
回想我的2014年,从年初的纠结,到今天的总结,还真是弹指一挥间:
3月份毅然离职,4、5月经历快两个月的彷徨,6月破釜沉舟决定创立“每人计”,7月快速组建团队,9月完成样机及试点,10月做完天使轮投资,11月正式开启全国范围内近200家门店的外测,12月份完成首轮量产机的生产……回放总是很快速的,虽然实际上我们的进程速度之快也经常让来谈合作的谈投资的到地板上去寻找他们的下巴。
算起来,这是我的第四次创业了。第一次是2002年在武汉几个月内完全不着边际的小打小闹,也尝试过在2006年拿了150万去东莞做了一整年不赚不赔的折腾,2007~2009年比较正式的做了一两年的软件。嗯,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在1997年前我敬爱的代金山老师就多次跟我说过:你就是个北大不去,偏要往孝感师院钻的家伙。每每回想起来,总有点丝丝懊悔;当然,一丝丝,而已。如果懊悔有价值的话我就会考虑把这个定语去掉。
第四次创业,终归是要长进一点的,原来跳过的坑尽可能就避开了。以前创业没有团队概念,只有团伙成员,能力构成上也没有特别考虑合理的互补性搭配,股权构成非常随意的拍脑袋决定,纯粹是一起搭伙做生意的感觉。这一次的创业,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做事业而非做生意,并且将风险资本助力作为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所以在犹豫和筹划的那一两个月内,一直就在大量恶补著名互联网创业团队的失败案例等,希望通过学习和总结来避免再次掉坑。最终这一次在团队构成上各自都能有非常明确的能力差异和互补性,股权结构也非常清晰和主次分明,在引入投资机构时能确保直到B轮结束前都可以有比较合理的分配,至少不会让它成为引入投资的障碍。
但创业过程就像《2B》里的名言一样,“创业毁自己,硬创毁全家”,硬件创业路上的坑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严重缺乏跟硬件生产和供应链相关的人才储备的团队来说,更是如此。在刚开始,做硬件研发设计,出原型机、手版样机,顺利得一塌糊涂。但一旦面对试产、量产,我们发现麻烦问题开始一个一个冒出来了:部分元器件停产、对生产流程没有任何了解、团队没人听说过可制造性设计(DFM)最优化设计(DFX)……从设计到量产的路,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最远的距离还要远得多。
硬件批量生产前,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小批量试产时出现未知原因的硬件无法启动的问题。硬件设计工程师反复核对,无法定位问题,毫无头绪;团队多方检查,却也束手无策。这件事情的最严重的后果是所有1300多套备料全部推到重来,赔进去数十万外加至少2~4个月的重新设计周期,这样的问题如果真的发生,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初创团队来说无疑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好在这样的状态持续时间只有3天就得到了解决,让我仅仅只连续做了两个晚上的噩梦。回想那两晚,算是我最大压力的时刻,以至于整晚整晚的,一直在被噩梦吓醒和迷糊睡着两种状态之间交替反复。
让我最后怕的是,还好一开始就确定了花相对比较大的成本来让seeed studio这样专业的创客导入者来帮助我们,让他们包圆儿了从元器件采购到产品包装出货、产品持续维修等所有生产相关事情,否则不知道还要在生产方面摔多少个跟头。
好在大部分的坑没有真的掉进去,还在过程中组建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保证了我们看似超级顺利的基本完成我们最初设定的半年计划。我们的硬件设计一版就过,从原型机到量产机仅仅只修改了一个电阻的贴片方向;我们的平台体系在最开始很小规模的外测时就发现了一个隐藏极深的潜在架构问题,而让我们有机会用非常非常低的时间和用户体验成本来对云平台做了第三次架构优化;我们快速的找到了一个“厂长”帮我们补齐了Terry老师最早点出来的生产短板问题;我们找到了两三个原打算自行创业的新伙伴,来一起协同创业,各自独挡一面,让我们的团队异常完整……一切都顺利得令人发指,甚至传说中超级麻烦的天使轮投资问题,从第一次见面到敲定投资也仅仅用了不到72小时。
老天真的终于开始眷顾我了么?
我想起了Terry老师那天喝了点小酒之后跟我们讲的“Sign”。他说他的一生中几次重大转折前面都有些各种各样的Sign,让他回想起来似乎冥冥中有什么东西在指引着他的转变。我的创业过程中也有各种各样的Sign:有不打不相识的Partner,有鼓励我下定决心创业的Super Angel,有误打误撞的孔雀孵化器,有意外闯入的“深圳湾夜话”以及扑面而来的硬创圈子,还有那个笑得很孩子气的投资人。
我的生命历程在这半年里面,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我就像一个孩子,一不小心闯入了童话中的梦花园,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这可能就是我的Sign。嗯,作为一个伪学霸,我要稍稍考虑下要不要写成Signs。
也有人说过,创业是一个人人生经历和累积的一次大爆发。或许是吧,虽然在互联网圈子,以及智能硬件圈子,我们创始团队真没有什么积累。但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居然就定位了一个战略,要利用智能硬件来切入移动互联网的圈子,还恬不知耻的做着百亿平台的清秋大梦。
有必要自问一下:凭什么?
那天在同学群里面聊天时,聊到“三十而立”的话题。我说我过了三十后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三十岁之后自己内心的那个自己,已经立起来,不太在乎外在毁誉,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事情。这就是立,三十而立。从此开始,遵从自己的内心。剩下的,不管是学习也好,读书也好,云游也好,归隐也好,都不过是自己的修行而已。
创业,也是一种修行。
最近5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实体零售门店,特别是各类专卖店、街铺、店中店等纯零售经营店,还是处在一个非常粗放的经营模式之下。从90年代学习adidas、Nike起家的各类运动服饰品牌开始,国内绝大部分品牌经营直到三四年之前都一直在维持“强势渠道”的做法,重产品重渠道而轻零售。随着竞争市场的逐渐形成,原来的“跑马耕地”策略不再那么奏效了,更多的开始寻求对门店的精耕细作,“精细化经营”成行业论坛沙龙上的热点论题。
实体零售商如何“精细化经营”呢?从他们的动作执行来看,与电商相比总是差了不止一点两点。也难怪,相对于电商对于顾客的深入到每个访问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号码、购买习惯、送货地址、亲属关系等等超级详细的了解来说,实体零售对顾客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实体零售上能拿到的信息还只有卖了多少货、卖了多少钱这样的“结果数据”,连最最基本的来了多少人、来了什么样的人等基础数据都没有可信的来源,更遑论来的顾客在店内如何走动、哪里停留、关注什么商品等等信息了。极少数传统可以采集这些顾客信息的供应者也守着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极高的利润率,来掠夺着少数有买单能力的“土豪”的钱包,而从未惠及过绝大部分的品牌市场。
当我看到了这个存在的巨大空间的市场,当我看到了实体零售面对咄咄逼人的电商而不知所措时,当我看到了传统相关应用的诸多不便及不合理利润时,我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告诉我,是时候了。我们有机会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法,在那么多乐意协助我们的朋友的帮助之下,来帮助零售行业,帮助零售行业的从业群体,来实现一点点的改变和提升。
终于有机会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
面对这样的机会,不修行,怎么行?
丁晓刚,2014/12/18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