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1
本文作者: 石头时代 | 2014-12-05 16:03 |
上一篇讲互联网健康的文章发出去之后,有朋友问说,你为什么没有指名道姓地以代表性的企业论述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呢?这才是易懂的写法吧。我说我的考虑不在这里,因为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趋势——站在风口之上,连猪都能飞起来。那么当我们讨论一个行业的前景时,当然首先讨论趋势几何。
所以这一篇仍然讨论互联网健康/医疗的趋势。
开门见山,今天我们谈论健康医疗行业的相关问题,“难”/“贵”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我认为,这一问题的背景是“泛医疗化”(medicalization),其前提是医疗行业广泛的市场化趋势,进而导致了当下的医疗问题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均存在问题。
目前参与医疗行业的互联网企业因其市场化的治理结构,以及对医疗行业进一步进行市场化改造的方向选择,并不能真正解决医疗行业不断膨胀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希望,本文可以为目前的互联网健康/医疗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谈及的“市场化”,仅指向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医疗行业“产业化改革”后的货币化就诊特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高度的政府管制仍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特色之一。所以此“市场化”并非一般所说的一并开放了供给准入的变革。这里有一个解决的口子是大幅 放开其他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门槛,
而市场化为医患问题的出现开启了一个敞口——市场化要求“患者”直接自己付费购买,并导致了更苛刻的对于“投入-产出”的度量心理,引发了一系列自我循环的机制——要更有效率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就不得不强化从判断病因开始的各个环节的医疗强度,从而使得“泛医疗化”的机制发生作用成为可能。
此处试以我了解到的一个真实案例做说明:
患者,女,38岁,已婚已育,临床检查确诊为良性子宫肌瘤。医生建议两种治疗手段,一是微创手术,可根治,但未来有可能出现此系统的其他病变;另一种是整体切除子宫,可保证不复发。微创手术较整体切除(约3000元)高出约1000元的费用。医生建议使用微创手术,患者倾向直接切除器官以免将来复发又产生新的就诊活动和医疗费用。患者最终选择整体切除子宫。
在这里很难找到一个可以直接横向比较的案例,但根据我的调研,纳入医保系统且报销比例较高的患者在选择治疗手段时,更倾向于舒适和稳妥的治疗手段,与自费就诊患者有明显区别。是故在强调就诊效果的机制的作用下,“泛医疗化”成为今日医疗问题的直接起源。
“泛医疗化”是一个在医患矛盾之外未被关注的问题,却是整个医患问题的背景基础,即无论是否乐意,民众最终都会接受自己处于极高的患病风险之中,甚至应当主动选择和接受改善型的治疗服务的认识,并将之转化为行动的现象。
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中国的剖腹产比例高达46%,为世界第一;据媒体报道,2009年中国共计输液104亿瓶,即使以全体人口为分母,也意味着平均每个中国人输液8瓶。
这个现象,在大众舆论中的直接表现,就是我们惯常说到的“过度医疗”问题。不过,此问题是只是泛医疗化现象的一个表现。除此之外,泛医疗化还包含了如下几层表象:
1.医学叙事的不断扩张使得许多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都被定义为病症(如“亚健康”概念),原本由社会问题和冲突导致的行为偏差被诉诸医疗化手段解决;
2.泛医疗化将个人的健康状况问题处理为非公共性的个人问题,成为社会管理手段的一部分,弱化其他个人和社会机能的功能。如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实际上导致了人体在自然疾病面前的抵抗能力的下降,人体面对疾疫更为脆弱;
3.个人生活在医疗化的影响下,各个生活场景均一定程度上嵌入医疗化原则。一旦遭遇病痛,个人更倾向于选择通过医疗手段解决。
这就意味着,在市场化的环境下强化对医疗系统的投入反而会增加医疗习惯对个人生活的渗入。此间的机制纷繁复杂,此处以一个图示进行简述:
市场化在各个层面上对“泛医疗化”现象的强化机制简示
整体而言,泛医疗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
统计资料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1985年全国城镇家庭人均年收入748.9元,人均消费支出673.2元,其中食品开支351.7元,人均医疗保健开支16.7元,分别占全部消费开支的52.2%和2.5%,等于每消费100元食品,才消费4.75元医疗保健。20年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上升到11320.8元,人均消费开支7942.9元,其中食品开支占消费开支的36.7%,医疗保健占7.6%,每消费100元食品,要消费20.6元医疗保健。农村家庭有类似趋势:1985年人均医疗保健开支只有7.6元,占全部消费开支的2.4%,占食品开支的4.1%;20年后,人均医疗开支168.1元,占全部消费开支的6.6%,占食品开支的14.5%。
——摘自周其仁《病有所医当问谁·需求膨胀与供给障碍》相关章节
而既然现有的公共卫生系统已经解决了流行病的威胁并成功延长了个人的寿命,那么现代医疗系统的主要作用就变成了降低个人病患痛苦。
在这个背景下,挂号类的互联网产品其实就是隔靴搔痒,因为这样的创新最多就解决了一个挂号排队的问题,无非就是医疗版本的“12306”网站——正如我上一篇文章评价的那样,传统行业的互联网电商化延伸因为不改变原有的操作流程和逻辑,甚至连形成好的市场绩效都不容易。
而医疗成了一个问题,便在于市场化下,医疗的需求出现了不断的自我强化的螺旋。但管制又使得直接进入这一市场并不好走(相信是许多项目遇到的问题)。那么我想,即使要在这个领域折腾,似乎就只有一个方向了——在医院系统和民众之间,建立一个有区别于直接医疗的过程。
这样的思路,或许有这么几个方向,且不管是否可行,先行列出:
1.一人捐出一顿饭,众筹一个好医院。即医院(医生)的收入来源全靠大众众筹,收入看口碑。届时医生追着病人喊“麻烦好评哦亲”···这或许在大众和市场化之间搞一道防火墙出来的招数,可既然“盈利性医院”税收重,“非营利性”不能分红,就只能靠大众都拿出一顿饭钱来搞一个乌托邦:)
2.用长期健康管理把老百姓挡在医院门外。这事关乎大数据,具体细节我也不懂。不知有没有哪位大神来搞个管理系统,保护我一辈子不进医院去···即使进去了也不挨宰?···想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3.把手机等设备变成“随时在身边的医生”,如“医-患”间的IM功能/智能诊断产品。做这个方向的产品不少——每天有个医生屁颠屁颠跟在你后面给你的健康加持补血,想想也挺美的。但问题在于,既然医生是稀缺的,而决定稀缺性程度的又是医院——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想想也是醉了。
当然,最后可能还是C2C(Copy to China)。
之所以把这些事往着互联网边上靠,多少是觉得互联网可以带来改变,但非是当下大陆相关项目的玩法。眼见老美的各种健康创新层出不穷,背后驱动的雄心壮志令人叹为观止;咱的东西要么不着边际,要么格局太小。再怎么说这也是个未来市场规模以万亿计的市场,难不成未来真的要C2C(Copy to China)一把?
作者:石头时代 现供职于康猫网 (www.commao.com)
雷峰网特约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