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人工智能 正文
发私信给AI科技评论
发送

0

纪念马希文先生诞辰八十周年:跨越逻辑、语言、计算的灵魂,集异璧之大成者

本文作者: AI科技评论 2019-05-23 21:42
导语:你可能听说那个诞生了7为院士的北大数力系1954级,这个大班级的两百余名同学公认,他们最聪明的是马希文。

雷锋网按:你可能听说过北大数力系1954级,那个诞生了王选、张恭庆、张景中、周巢尘、刘宝镛、胡文瑞、朱建士7位院士的神奇班级。这个大班级的两百余名同学公认,他们当中最聪明的是马希文,在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中,马希文也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我国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我国人工智能奠基人之一马希文教授诞生于1939年5月23日,今天正是他的八十周年诞辰纪念日。近日,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商务印书馆共同举办了“纪念马希文教授八十诞辰暨《逻辑·语言·计算 马希文文选》出版”座谈会。参会专家们共同追忆了马希文教授的生平,并回顾了他在多个领域内所作出的具有开创性、先驱性及前瞻性的学术贡献。本文谨节选记录与马希文先生相关的若干片段,以纪念马希文先生。

纪念马希文先生诞辰八十周年:跨越逻辑、语言、计算的灵魂,集异璧之大成者

(马希文先生)

北京神童

马希文高中就读于北京最有名的中学之一北京四中。北京四中有多牛?1995年高考,四中300名毕业生中有160余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比当年整个海淀区还要多。马希文则是北京四中尖子生中的拔尖者,在中学的时候就被报纸称为“北京神童”,他考上北大的时候只有15岁,被后来的北大校长丁石孙教授誉为“最有才能的学生之一”。

北大数力系54级一二年级不分专业,200多人分成9个班,其中有两个班是考分高的,即6班和9班。马希文在尖子班9班,这个班成绩最好的是他和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中国数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的张恭庆,两人毕业后一道留校在北京大学任教,同住一个宿舍,张恭庆对马希文广博的知识和兴趣颇为折服,但也正因为兴趣太过广泛,马希文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其才华相比,这些成绩是不相匹配的。

在大学期间马希文上课很轻松,余下的时间就按自己的爱好发展,他学过蒙古文,用德文写过诗,更大的精力放在音乐和语言上,“文革”期间成为北大乐队的作曲。他1979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在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奖获得者麦卡锡手下从事研究。麦肯锡有一公理系统长期以来有毛病,但始终找不出原因,马希文只用两周时间就发现了问题所在,麦卡锡大为震惊,逢人便说“北京来的马解决了我的问题”。后来马希文回国的时候,麦卡锡对马希文还寄予很大厚望,称“中国的人工智能未来在马先生”。

纪念马希文先生诞辰八十周年:跨越逻辑、语言、计算的灵魂,集异璧之大成者

对于聪明绝顶的人来说,最困难的就是让他去干平凡的事。但马希文却甘为人梯,去干了很多相当基础但具有启发性的工作。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数学的科普,在马希文编写的《数学花园漫游记》一书中包含了他撰写的关于考试的问题、地图上的数学、四色问题、侦察员的策略、模糊数学等近三十篇文章,这本书面向小学生读者,以简明清晰的描述,激发起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欢迎;他还曾担任第3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总教练,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此外在与朱德熙教授组建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期间,拥有良好数学基础的他没有受当时流行的乔姆斯基思想的影响,而是默默做了很多本来应该是文科出身的语言学家们应该做的工作,这样的奉献精神值得敬佩。


“金门马祖”

马希文的弟子、与马希文合作在1983年的IJCAI上发表中国在人工智能顶级学术会议第一篇论文的郭维德(1983年的IJCAI共收录来自中国的三篇文章,除了马希文、郭维德外,还有蒋新松的一篇文章和张铃、张钹合著的一篇论文,在《中国人工智能简史》中会有详细描述)曾提起这样一件趣事:某年社科院举办了一场庆祝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学术生涯周年的活动,托郭维德给马希文一份请帖。马希文颇为奇怪,问道:“这是社科院的活动,为什么会给我发请帖?”

郭维德解释说:这是一场由金门弟子组织的学术活动,与金岳霖同为数理逻辑师祖的还有沈有鼎先生,我是您和沈先生联合带的研究生,所以马老师您也算是入了“金门”啦。

马希文便幽了一默:那我可是地地道道的“金门马祖”啊。

在场的人一齐大笑,马希文的急智和对文字的把握能力可见一斑。

马希文毕业后留校后在数学力学系概率教研室工作,主要研究信息论和编码理论。他是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之一,在教学中一直把创新摆在第一位,包括数力系第一门数学信息论、新式语言与自动机等全新的课程,自己动手做LISP语言的动态编译、定理证明系统等。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使学生们终身受益,他乐于分享自己的智慧,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学者风范。1983 年,他从斯坦福进修回国后在北大开设了计算语言学课程,1986 年与朱德熙教授一起组建了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并参与创办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在国内计算语言学领域开山立派。他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学、中软公司等单位指导课题研究,涉及汉字输入、文本编辑、机器翻译、语言理解、自动文摘、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面;他曾撰写多篇文章论及两个学科的关系,并热情洋溢地为他的研究生的著作作序,鼓励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辅助语言学研究。几十年教学中桃李无数,为后来者指明了许多研究新方向,称为“马祖”当之无愧。


马希文与《集异璧》

除了上文提及为青少年读者编写的《数学花园漫游记》,马希文还组织并领导了一本被誉为“神书”的科普名著《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简称《集异璧》)的翻译工程。《集异璧》一书是由哥德尔的好友、人工智能研究华人第一人王浩先生在马希文访美期间向他推荐,而王浩当年在西南联大的逻辑学启蒙老师,就是后来马希文弟子郭维德的另一位导师沈有鼎先生。早期王浩因1959年用计算机证明了《数学原理》中的数百条数理逻辑定理而声名大噪,在华人圈中的影响力能与杨振宁、李政道相提并论,即便如此,他还是以极为平易近人的态度与晚辈郭维德以师出同门相交。

王浩晚年致力于哥德尔思想的研究。据说哥德尔被认为是个怪人,他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只有两个人能和他聊天,一个是爱因斯坦,另一个就是王浩。哥德尔要王浩承诺,这些聊天的内容在他生前不得发表,所以王浩每次与哥德尔聊完天后就回到家中用纸笔记录下来。哥德尔去世后,王浩将他从这位伟人这里取得的启迪写成了一本书,中译本书名就叫《哥德尔传》。王浩后来和郭维德说,还有两位有大学问的人,他每次和他们聊完天后也是要回家把聊天的内容用纸笔记录下来的:一位是王浩的老师沈有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马希文,可见马希文在王浩心目中评价之高。

纪念马希文先生诞辰八十周年:跨越逻辑、语言、计算的灵魂,集异璧之大成者

言归正传,马希文回国后便于北大的另一位数理逻辑与计算机科学的大家吴允曾先生一道组织《集异璧》的翻译。吴允曾一生的最后十年也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年,他为促进我国与国际计算机界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在1979年的“中国的达特茅斯会议”、第一次将人工智能作为重要内容的学术会议——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暑期讨论会上,吴允曾是四位大会报告嘉宾之一,他就数理逻辑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演讲,算起来他也是中国人工智能的早期探索者之一。为体现中英文两种语言在构成形式上的根本差异《集异璧》一书的翻译耗费了很大精力,原作者侯世达(Douglas R. Hofstadter)还让其友人莫大伟(David Moser)来到中国加入翻译小组,几经周折和修改甚至重新翻译,才有了今天这本中译文依然能很好表达原著思想的神书《集异璧》。


计算机不能做什么

随着近年来深度学习浪潮的兴起,“人工智能”一词又再度火热起来。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对人类的影响,以霍金、马斯克为代表所表达的“警惕人工智能”观点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人工智能”可谓是一个讨论的门槛足够低、但研究起来门槛又相当高的一个领域。这也造成了大众眼中的人工智能与研究者眼中的人工智能的差异,而很多人所讨论的人工智能,不是AI,而是科幻(Science Fiction)。而作为中国第一批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和开拓者,马希文眼中的人工智能更接近于用计算机按照一定的形式化方式、替代人类思考的过程,在《逻辑·语言·计算 马希文文选》中,他曾用类似“黑白帽子”(注:黑白帽子是经典的逻辑推理问题,限于篇幅不再展开)的推理过程来描述人工智能所起的作用,在他组织翻译的另一本书《计算机不能做什么——人工智能的极限》(注:该书的作者Hubert Dreyfus在1965年就发表了一篇《人工智能与炼金术》的文章,这也是最早关于人工智能是不是炼金术的讨论)一书的中文序言中,马希文提出了如下观点:

计算机不应是也不会是最终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要向前迈进,就不应把自己局限于计算机的应用。这里指的是以图灵机和可计算理论为背影的现代通用数字计算机。应该开创一门新的学科,研究思维活动的更深入的具体规律,提出新的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机制,比信息处理更为广泛、更为深入地描述思维的某些功能,并把这些与某种机器模型相联系以其最终得到工程实现。

他认为:

对思维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前进的无穷过程。每推进一步,就更加接近于思维的本来面目。盲目的乐观固然不对,盲目的悲观也没有根据。因为两者都使我们停止不前,而我们不能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马希文进行人工智能研究的时代正是数理逻辑大行其道的时代。但马希文从哲学的角度,进一步论述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能方向:人工智能的突破口一定会转到人机交互的领域,包括图像、声音以及其他方面的人机交互,将使计算机系统得以演化,最后能够达到智能的水平。不得不承认,在1980年代中国人工智能还是很模糊的概念的时候,是他天才般的想法真的“看”见了今天;而在人工智能第三波浪潮达到拐点之时,再去看马希文当年的相关论述,对于今日的人工智能研究,或许会有着启示性的灵感。


本文是《中国人工智能简史》系列的第三篇致敬文章。为更好回顾与总结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发展的历程,从去年十月起,雷锋网已经拜访和采访了数十位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老、中、青三代代表人物,作为致敬中国人工智能四十周年之作,《中国人工智能简史》的后续采访和写作正在进行中,本书也将于年内出版,在今年7月份雷锋网承办的CCF-GAIR大会上会对本书的进度做更详尽的介绍,欢迎关注。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纪念马希文先生诞辰八十周年:跨越逻辑、语言、计算的灵魂,集异璧之大成者

分享:
相关文章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