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锋网公开课 | 雷峰网
4
嘉宾介绍: 聂崇岭,进化动力CTO。曾任职于瑞士Enclustra设计咨询公司,专注于机器学习、高性能异构计算系统,曾参与多项Credit Suisse、ABB、Siemens、Roche等跨国公司技术研发项目;硕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 Zurich),师从ACM和IEEE Fellow, Gustavo Alonso教授。雷锋网
今天Magic Leap发布全新“水母版”Demo 演示,让一些AR癌患者又开始欲罢不能了,这么“黑”的黑科技,会成为下一个Google Glass还是全新的AR涅槃者,任我们怎么骚扰Rony Abovitz他也不告诉我,但不能阻止我大天朝人民的好奇心啊, 所以聂崇岭大牛隆重登场,为我们解读他眼里的Magic Leap,下面开始进入干货时间(此处应有掌声~)雷锋网雷锋网
这个问题我们和团队成员讨论过,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点:
其一,Demo演示机器体积过大,这个通过外媒拍摄的照片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
其二,原型机必定操作繁琐;
其三,拍摄Demo视频,对周围环境要求严格;
其四,效果不稳定和系统鲁棒性上 可能还有不足,导致不能直接进入;
最后没有做过产品化的准备,如果放出操作机器演示的Demo,无疑会透露出以上各种弊端,极大的降低用户的预期,这可能不是Magic Leap想看到的。
(系统鲁棒性?)
是的。我们通过网上一些公开的信息和投资人的渠道了解过,Magic Leap的Demo是对拍摄房间提前做过建模的,但是依然有可能不能一次成功拍摄出理想效果的Demo视频,对视频中 Magic Leap设备定位的精度,房间3D模型构建的精度 都是影响系统鲁棒性的因素,系统能否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都是系统鲁棒性的体现,具体到现在ML的两次Demo视频来看,场景主要是室内,光线温和不明亮的场景。
(从Magic Leap的技术演示视频中,除了演示收到信息后,在桌子上加载珠穆朗玛峰的全息信息图,还展示了如何购物,水母漂浮等效果。这些效果相比之前的demo哪里惊艳了?)
这个是ML的第一个Demo视频,我先讨论这个视频有哪些惊艳之处,之后对比第二个Demo视频来看有哪些进步。
第一个Demo视频中,一个小机器人从办公桌下面弹跳亮相,之后随着摄影机视角的变化,机器人被办公桌腿所遮挡,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关键技术,就是对物体(机器人)在空间的定位和空间周围深度信息(桌子腿)的感知。
这是第二个Demo视频,在这个Demo视频中, 我们看到ML在桌子上加载了珠穆朗玛峰的全息信息图,在这里,我认为ML做了相对于第一个Demo更复杂的处理,就是要检测出桌子的整个平面,之后把珠峰的全息图放在这个桌面上。
(如何比第一个Demo更复杂?)
虽然它们都是提取深度,珠峰的全息图像有个更动态的变化,这里要时刻保持全息图像和桌子平面的相对关系。
最后一个水母漂浮的场景,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这里摄影机的视角(ML的设备)和 水母本身都在移动,ML的算法能够在计算自身位置的同时,计算水母群在空间中的位置,同时计算出两者直接的关系,再把水母群投影回摄影机(ML设备)视角,这个相对于之前只有摄影机移动的Demo更近了一大步。
“AR的真正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其显示方式,而在于计算机视觉上。”这点我是同意的。
计算机视觉的创新点,说实话,我并没有找到ML在CV领域的重大创新。它更像是一个显示技术创新公司,这种创新的显示技术可能可以把AR的用户体验带上一个新的层次,Magic Leap Demo视频中所展示的出的CV技术,在Microsoft RESEARCH, Google等公司,已经SIGGRAPH等顶级会议上都可以看到,Magic Leap做的好是 把这个前沿的CV技术和自家创新的显示技术融合进了AR的应用,给大家展示出了Demo。
是说它的进步 在计算机视觉上还停留在光场技术阶段(非数字全息技术阶段);上面所提的demo各种具体的牛掰技术主要是自家创新的显示技术的进步?
技术本事很牛是真的,包括CV和显示技术,CV上的也就是计算机视觉上的 重大创新点没有看到,(因为)CV的技术进步一向是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
恩,这里我们看到的“芯片”跟我们所说的芯片不太一样,它是一种基于MEMS微机电的镜片或者叫显示器,里面有许多可以被控制的开关,控制镜片上每个像素点的光路,整合起来就是一个光路组成的3D Array,类似于下面的这张图:
每一个点的光路都可以被单独控制,这也就是这个“芯片”的功能。
(那除了这个, 剩下的还要搭配什么别的芯片一起工作?)
镜片/芯片上的图像可以是透过镜片来自于真实世界,也可以是通过镜片/芯片边缘的接口来自ML的projector,这个芯片负责的主要是显示,AR中的计算机视觉计算工作 并不在这个片上完成。
我并不认为这个是一个骗局,首先我们要说的是AR本身肯定不是一个骗局,如Microsoft Google FB等大公司在这方面都有技术研究。从ML放出的各个Demo来看,这家公司也是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在的,ML在一些早期的Demo中加入了需要酷炫CG效果,ML在一些早期的Demo中加入了需要酷炫CG效果,后续正式设备所拍摄的效果没有CG版本的更黑科技,大家心理上有个期望的落差,这个可以理解,AR的相关技术现在处于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肯定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看到ML的最新Demo没有最早CG版本的炫酷了,不过这更能体现出ML技术的真实,不是一个CG骗局。
(恩,如果有人说因为有了Google Glass的前车之鉴,所以大家对这个有了骗局的担忧,怎么看这个问题?)
技术的进步和迭代就是这样,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新兴领域在早期能够直接产出完美的产品,比如在胶片照片机盛行的年代,谁也无法通过第一代CCD Sensor的规格想到 数码相机会成为主流。
我认为现在提及Magic Leap的FOV,以及和Microsoft的Hololens对比FOV,还为时尚早; 一款原型机在便携性上还没解决,FOV可能没有用武之地,但是根据Magic Leap的显示原理,理论上是可以克服这个问题,实现更大的FOV,甚至光场的显示,这不是Magic Leap产品化路上的最大障碍,大家如果对Magic Leap的显示技术原理感兴趣,可以是参考一下Magic Leap Inc.最近几年申请的专利_US20140003762 Patent 有兴趣的朋友 可以看看,上面有细致的描述,ML在显示技术上做了哪些尝试有哪些突破。
大家都是AR的设备,Hololens已经放出了开发者套件,接近大规模量产。而Magic Leap还是处于一个原型机都很神秘的阶段,从他们背后使用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来看,是相通的,大家使用了类似的技术,深度提取,SLAM, 3D重构,Object Tracking等等。
不同点在 大家的显示技术不同, Hololens使用的是类似于Google Glasses的显示技术,而ML,前面已经提到,使用的是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
Hololens着重的是当下,ML更像是在为未来打造一款设备,当时Hololens里面也是有很多高科技在的,我们知道Hololens的硬件是使用了Intel Atom的CPU,是微软最熟悉的X86构架,和一个定制 holographic processing unit (HPU)。操作系统的还是使用Windows的Kernel,基于Hololens和Microsoft Research的CV预研技术,也有发布出“黑科技”Demo,Holoportation。
Meta Glass这款产品 我不是特别了解,只是看了TED上的介绍和Demo演示,它和Hololens是形态及其相似的设备,Demo上也体现出了SLAM,tracking等CV技术,但是并没有体现出Meta的方案是否有3D重构技术,这里打一个问号,我把它理解成一个功能和配置都缩减了的Hololens。
(好的,分享已完,谢谢各位!)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