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0
十年后,回望银谷大厦,雷军感慨万千。
2020 年 4 月 6 日,雷军在微博上说,当时十几个人就在中关村银谷大厦的一个很小的办公室,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开始创业。
关于这个环节,在小米科技的微电影《1699 毕业季》中有一个由雷军和其他小米创始人专门出境拍摄的桥段,在这个场景中,他们用略显夸张的方式表明了当时小米创立时的兴奋不已:
雷军:我们拿到投资了。
林斌:多少钱?
雷军:10 万块呀。
林斌:人民币吗?
雷军:是。
众人高呼:我们终于可以做手机了。
此后,从租来的中关村银谷大厦一路到自己建的小米科技园,小米的创业路走了整整十年。
小米创业十周年,一直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智能手机。
十年前,在小米创业之初,雷军为之定下的目标是:要做最好的手机,卖一半的价钱,推动智能手机在全球普及。十年后,小米虽然在业务上拥有两大板块——智能手机和 AIoT,但智能手机依旧是核心业务支撑,也是小米 AIoT 业务的基础。
即使是从营收的角度来看,在 2019 年年报中,小米智能手机业务的营收占比也高达 59.3%。
回望这十年来,小米在智能手机层面其实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增加智能手机的销量,扩大用户的覆盖面;二是不断冲击高端,实现智能手机的价值(价格)跃升。
就第一点而言,从手机发布第一年(2011 年)的 30 万台到 2019 年的 1.29 亿台,小米用 9 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销量奇迹——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从 2011 年开始,前两年只是起步阶段,小米的手机销量分别为 30 万台和 790 万台,那时候,小米还在喊着 "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到了 2013 年,红米系列的正式推出,为小米手机销量增长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放大作用,这种作用在 2014 年被发挥到了极致,并达到了销量增长上的一个小高潮——2014 年,小米手机销量几乎是前一年的四倍。
不仅如此,2014 年,小米在手机上也开启国际化战略。
然而,2014 年同时也是小米增长遇见瓶颈的时候,其核心原因是小米在自身技术积累上的薄弱发力。因此,当小米在 2015 年试图通过全新的小米 Note 产品线寻求高端化和价格上探时,遭遇了不少挫折,销量增长也极为乏力。
但这种挫折中,小米也在 2016 年 10 月放出憋了很久的大招——小米 MIX。尽管这款手机没能阻挡 2016 年小米手机销量的下滑,但为小米增加了在高端品牌层面的认知,也为 2017 年的强势销量增长蓄力不少。
整个 2017 年,小米卖出 9300 万台智能手机,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在销量下滑之后成功逆转的手机厂商。
于是,2018 年,小米趁着这种逆转之势,成功地在香港上市,成为港股首个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不仅如此,小米在智能手机业务发展上完成了销量破亿的小目标。
2019 全年,小米取得了 1.24 亿台的全新销量成绩,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三星、苹果和华为——别忘了,三者都是成立超过 30 年的企业。
而在销量之外,小米手机业务发展的另外一条线是冲击高端。
小米冲击高端的样本,是小米数字系列。它从 1999 元的价格出发,艰难地向高端进行上探;从小米 6 开始挣脱束缚,层层递进,一路拉升到小米 10 系列的 3999 元起,并将价格上探到 5999 元的最新高度。
在小米数字系列之外,小米 MIX 系列为小米高端品牌形象的塑造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开启了全面屏的第一代小米 MIX;到了 2019 年,MIX Alpha 再次为小米吸足了眼球。
当然,在 MIX 系列之外,小米 Note 系列也曾经作为小米冲击高端的助力,但最终还是在 MIX 系列的光芒中退出历史的舞台。
如今,站在小米 10 周年的关口,可以想见的是,在小米 10 系列已经奠定的价格高度之上,小米 MIX 系列有了更加从容的价格上探空间。
当然,发展到今天,小米已经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
在 3 月 31 日 2019 年年度业务报告中,小米来自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的收入为 620.88 亿元,同比增长了 41.7%,可以说是小米营收增长的核心引擎;与此同时,这部分收入占据小米 2019 年总收入的 30.2%,已经超过 3 成。
正如雷军所言,小米已经形成了 "手机 + AIoT" 双引擎战略。
站在 2020 年,我们也许很容易看到,诸多尚且活着的手机公司纷纷拥抱 IoT,如今已经形成行业大趋势。但是小米对 IoT 的拥抱,远远早于行业里的其他竞争对手——实际上,早在 2014 年 10 月,雷军就在小米的一次内部会议中表示:小米的 IoT 是在捕捉下一次千亿美金的机会。
这实际在是一种前瞻。
不过,在具体的 IoT 概念形成之前,小米的实际动作更早。比如说,2013 年 3 月,小米发售了小米高清互联网电视盒——小米盒子,并且在当年的 9 月的年度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第一代小米电视。
在此后六年有余的发展时间里,小米电视在王川等人的带领之下成为 "行业黑马",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电视行业,并且从中国走出国门。
2019 年全年,小米电视全球出货量达到了 1280 万台,同比增长率高达 51.9%,其中在中国大陆的出货量突破 1000 万台;在排名上,按照第三方调研机构统计,2019 年小米电视位居中国大陆市场第一,全球第五名。
可以说,小米电视是小米在 IoT 业务上的辉煌之作。
当然,在电视业务之外,小米在 IoT 领域的征程已覆盖到了超过 200 个品类,上到智能电视、空调、冰箱这样的白电设备,下至空气净化器、新风机这样的小件产品,覆盖了各个场景,这些设备都通过小米 IoT 平台和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来连接。实际上,支持小爱同学语音控制的智能设备有大约 800 款。
而从总数上来看,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小米 IoT 平台已经连接的 IoT 设备产品超过 2200 个,总数量(不包含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已经达到 2.348 亿台,同比增长 55.6%。
按照小米自己的说法:小米已经打造了消费类设备领域全球最大的消费级 IoT 平台。
值得一题的是,在打造这个 IoT 平台的过程中,小米也收获了不少合作伙伴。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年底,小米已经投资孵化了 290 多家企业,总账面价值约人民币 300 亿元,其中不少企业已经上市,比如说在美股市场上市的华米,在 A 股市场上市的石头科技。
可以看到,在 IoT 战略的支撑之下,小米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 IoT 操作系统,这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对技术趋势和商业趋势的洞察和实践的结果。(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不过,在最终的自我定义上,小米不认为自己是一家手机公司,也不认为自己是一家 IoT 企业——实际上,雷军依旧把小米定义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尽管小米来自互联网业务的营收还非常有限,2019 年全年营收占比还不到 10%。
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雷军所定义的 "互联网",已经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而是在万物互联时代的全新定义:5G + AIoT = 下一代超级互联网。
4 月 6 日,正值小米十周年纪念日当天,雷军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的确,小米已经固然取得了很多成绩,甚至已经成功位列世界 500 强,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 500 强企业。但放眼未来 10 年,乃至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下,10 岁的小米其实还要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与三星、苹果、华为等顶级对手相比,还有非常大的技术和实力层面的差距。
当然,这种差距的背后也是创办时间的差距、企业积累的差距。
但总体来看,小米用 10 年时间成就今天的自己,是它借时代发展和科技浪潮之利所取得的一个奇迹;小米今天的成绩,固然是雷军的,也是小米的,但也是属于整个中国科技产业的。
小米下一个十年,诚愿其如雷军所言: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