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0
本文作者: 马世倩 | 2022-03-25 21:39 |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月25日消息,近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一度掀起了“涨价潮”。据统计,3月以来共有近20个品牌、40个车型涨价,幅度从2000元到30000元不等。
从目前的涨价情况来看,特斯拉以及小鹏、理想、零跑等国内新势力涨幅最大。例如零跑C11涨幅在13%-15%;特斯拉涨幅最高的车型是ModelY,各车型涨幅保持在8%左右。
小鹏汽车补贴前售价上调1.01-2.0万元不等,但由于主销车型P7部分车型补贴前售价超过了30万,所以不再享受国家补贴,导致最大浮动也超过3万元,最高涨幅接近10%。
下表是2022年新能源汽车具体涨价情况:
车型 | 涨价情况(元) | 原价(万元) | 现价(万元) | 涨幅 |
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 | 100000 | 26.5652 | 27.99 | 4.8% |
特斯拉Model Y(后轮驱动版) | 21088.8 | 30.1840 | 31.69 | 7.6% |
小鹏P7 | 4300-5900 | 22.42-40.99 | 23.99-42.99 | 1.4%-2.1% |
小鹏P5 | 4800-5400 | 16.27-22.93 | 17.79-24.29 | 2.4%-3.5% |
小鹏G3i | 4800-5400 | 15.46-19.32 | 16.89-20.39 | 3.2%-3.8% |
哪吒U | 3000-5000 | 10.28-16.28 | 10.58-16.78 | 3%-3.2% |
哪吒V | 3000 | 10.28-16.28 | 10.58-16.78 | 3%-3.2% |
零跑T03 | 9100 | 5.98-7.58 | 6.89-8.49 | 12%-15.3% |
宋PLUS DM-i | 3000 | 5.08-17.28 | 5.38-17.58 | 3%-6% |
比亚迪王朝系列、海豚 | 1000-7000 | 9.58-11.78 | 9.68-12.48 | 1%-6% |
极氯001 | 8000 | 28.10-36.00 | 29.90-36.80 | 2.3%-3% |
上汽飞凡汽车 | 1000-2000 | 15.48-25.78 | 15.58-25.98 | 1-5%-2.8% |
五菱NanoE | 3000 | 5.18-6.58 | 5.48-6.68 | 5.6%-6.8% |
福特Mustang Mach-E四驱豪华版 | 7500 | 33.99 | 34.74 | 2.2% |
欧拉好猫 | 12000 | 13.5 | 14.7 | 9.9% |
几何功夫牛 | 7000 | 5.88-6.88 | 6.58-7.58 | 10%-12% |
威马EX5-z | 最高4000 | 15.08-15.98 | 15.48-16.38 | 3.5%-3.7% |
理想ONE | 11800 | 33.8 | 34.98 | 3.5% |
AION S Plus | 7000-14000 | 13.96-17.26 | 15.79-18.38 | 5%-8% |
AIONY | 5000-9000 | 10.46-14.86 | 12.96-16.76 | 5.8%-6% |
AION Lx | 4000 | 28.26-45.56 | 28.66-45.96 | 0.9%-1.4% |
大众ID.6 CROZz | 5400 | 23.44- 32.94 | 19.49-27.99 | 2.4%-3% |
大众ID.4 CROZz | 5400 | 18.95-27.45 | 19.49-27.99 | 2.7%-3.8% |
对于涨价原因,大多车企给出了统一解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涨价的原材料主要集中在电池、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尤其是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锂、钴、镍等。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调研结果,中国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其中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去年年初的5.3万元(人民币,下同)/吨,到近期已突破50万元/吨大关。
钴、镍价格也同步出现较大幅度上涨,钴价从去年初不到30万元/吨上涨至超过56万元/吨。
数据显示,今年初与去年同期相比,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近10倍。如果以一款电池容量70千瓦时的纯电动汽车推算,仅电池原材料成本就上涨了万元左右。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涨价导致动力电池价格上涨的速度大大出乎业内预期。
此前很多车企与电池供应商的年度供货协议价锁定较低,车企压力并不突出,但是部分电池企业今年改变了价格谈判规则,价格每季度谈定,并有价格开口。
因此在动力电池涨价后签订新订单的车企压力非常大,只能通过涨价来缓解成本压力。
梳理此次原材料涨价原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评价这种现象“背离了正常供需关系”。
业内企业家也纷纷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大宗原材料市场的宏观调控,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否则,涨价潮愈演愈烈,长远地会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都是政策驱动发展,目前已形成全球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产业体系和技术水平方面。
随之提高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渗透率,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13.4%,高出全球至少5个百分点。
其中12月份,新能源在乘用车中的渗透率达到历史峰值20.6%,一度超过国家制定的2025年20%的标准。今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又达到了20.1%,在乘用车领域已提前3年完成国家任务。
加速提高的产品渗透率,将逐渐迎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由市场驱动发展的局面。这能反映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之快。但放眼全球,这一优势并不突出,亟需努力的空间还很大。
美国和欧洲已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加力追赶。其中,美国的目标是要在203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达到50%,其补贴政策也从单车7500美元提升到了1.25万美元。
欧盟的“双碳”目标要求,2025年欧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达到30%以上,2030年必须达到60%以上,才能够达到他们的减碳目标。这一目标倒逼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加速发展。
外部竞争环境严峻,再加之内部涨价风波,如果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失速,极有可能出现两年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下降的局面,从而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作为对策,现阶段已有车企布局磷酸铁锂、混动和氢能源,增加抗风险能力;还有企业选择通过自研自产方式介入供应链,解决电池供应和成本问题。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像特斯拉投资澳大利亚的锂矿,大众投资了国轩高科,比亚迪有孚迪电池,上汽、东风、长安等车企都抢着跟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
这都是车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对电池资源的掌控,让自身有一定议价能力,更有利于增加电池供应进一步增加自身产能。
产业链上下游要一致协同,共同分担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否则,单靠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消纳全部上涨,全产业链最终难有赢家。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