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2
本文作者: SAKURA | 2014-12-31 15:44 |
如何判断一款社交类APP对外宣称的数据靠不靠谱,黑羽会做一种近乎“粗暴”的盲评测试——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任意找10个女生下载使用,最后算算她能够找到多少认识的好友。
黑羽有资格提出这样的挑战。作为联合创始人,他参与创办的女性图片社交应用IN已成为圈内最大黑马,仅用6个月就豪取了1200万用户,这打破了图片社交鼻祖Instagram在初期9个月获取700万用户的记录。
从盲评数据来看,女生下载IN之后,用通讯录匹配能找到5~15个同在IN APP上的朋友,通过IN后台的社交关系链推荐,她还能继续找到15~30个生活中的好友。
这触及了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核心诉求点,一个产品能否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关注并迅速引爆,会变得越来越关键。用好友《社交红利》作者徐志斌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起点即爆点”。在看到IN APP的成绩单后,确实有很多人慕名找到黑羽,请教如何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蹿红”。
不过,黑羽对“起点即爆点”有不同的理解,从表面上看,未来移动互联网创业要善于引爆社交红利,用户规模乃至增速就变得至关重要,但不能局限于此。如果往深处看社交红利,你就会发现在两个方面,即挖掘和满足用户的本源需求,以及基于社交的新商业变现模式,还有更多的可想象空间。
“小甜点”与女性图片社交的真实需求
我问了黑羽一个问题,现在大家都讲求产品要单点突破,IN APP究竟是如何选择这个突破点,能瞬间引爆如此之多的女性用户?他回答说,也许因为IN聚焦一个垂直群体做持续运营,而启动初期也找对了一些小甜点。
比如,国内图片社交类APP多采用1:1的拍照比,这是从Instagram那里拷贝,但很多人没有细想为何图片一定要用该比例。IN APP团队反其道行之,上来就用了4:3的比例,好处是女孩自拍的照片无需裁剪,就能凸显在主体的位置,身材也看上去更加修长;再比如,IN APP更新到1.5.0版时推出了贴纸功能,曾有一个女孩在七夕上传了一张跟方便面的合影,并在上面贴了一个伤心的表情,加了一句文字说“单身狗就是这样过七夕的”,这种场景化的社交表现形式,一下子就引来大量用户的跟帖评论;此外,IN APP的分享、点赞以及评论都设计成为了动画效果,如此细小的改进竟然可以提升3%的用户参与度。
如果只是从女性群体爱晒、爱分享的群体特点,来理解这些小甜点的作用,反而会容易忽略掉一些深层次的运营关键点,这包括:
一是做产品要区分形式与需求。
爱晒、爱分享只是表面需求或形式,更深的本源需求是女性希望将生活中受到的各种社交刺激,用拍照加标签文字、贴纸等方式呈现出来,然后让好友发现,并一起分享。所以,拍照、上传只是起点,让朋友看到并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心情或内容,才是真正需求。
IN APP曾经专门添加了一个“戳人”的功能,可以通过分享到微博、微信或者微信朋友圈给好友,而对方并不需要安装IN APP。与之相对比的是,有些图片社交分享应用依然将重心放在了打标签上,甚至陷入为打标签而打标签的调性局限中,其实是混淆了用户使用产品时在形式与需求上的区别。
二是用户规模、日活数这些数据固然重要,但留存率、用户使用频次以及内容沉淀量级可能更为关键。
留存率之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可以避开花傻钱的风险,IN APP团队内部有一个不成为的规定,一款APP如果在初期的留存率低于30%,就不会获得费用支持,产品也很难做起来。起初,IN APP只是一个内部尝试的项目,仅投入了8个人来做,在没有花一分钱做推广的情况下,一个星期就破了1万用户,一个月就到了百万量级。此后,公司迅速将团队人员增加到了16人,然后32人,给予的推广资源也越来越多。
用户使用频次的核心是将图片社交从高大上的小众群体行为,转变为融入用户生活场景的普遍行为,即高频打低频。与图片社交应用Nice不同,IN APP不将自己局限于潮人分享各种服饰或品牌商品,而是融入到女性生活的点滴当中。在黑羽看来,女性的需求引爆点肯定不是分享服装这一个点,但一个女性上传一百张照片,背后的心情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意味着图片社交完全可以具有更大的需求点和涵盖面。
图片内容沉淀量级看上去只是一个数字,但一旦积累到足够量级,意义则完全不同。在前几天,IN APP后台的单日图片上传量达到了90万张,黑羽很兴奋,在他看来,刚开始做IN时更注重用户增长速度,后来才发现产品的小甜点是用来吸引用户的,但是用户上传的图片量级更重要,上传数越多,背后意味着用户在IN上沉淀了更多的生活场景与社交链条。
三是注重在交互中提升产品的体验超预期,从而刺激用户自传播来带动引爆。
黑羽曾经分析过IN APP的用户增长曲线,发现周一到周四较为平缓,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则陡然走高,仅今年国庆期间,IN APP就增加了数百万的用户。分析便可知道,这些时段均是女性用户聚会的高峰期,IN APP实际上是基于用户的自传播在极速增长。回到产品层面来说,这也源于IN APP通过各种小甜点的组合出击,带来了一种超预期的用户体验。
我很好奇IN APP团队采用了那种方式,可以挖掘出如此之多的甜点。黑羽解释说,IN APP其实是爱图购的一个内部项目,后者是一个专注于做国内最大的女性品牌导购平台,两年来拥有了千万量级的用户,积累了不少吸引女性用户的经验。同时,IN初期的种子用户群也是从爱图购的官方微博与微信导流过去的,并非平地起高楼。此外,IN APP还建有好几个百人测试群,最新的内测版首先要发到群里让资深用户体验,听取用户意见,然后用每1.5周迭代一次的速度进行快速完善。
“媒介即隐喻”与活着的品牌时代
媒介即隐喻来自尼尔波兹曼的名作《娱乐至死》,其核心观点就是媒介会用一种隐蔽但有利的暗示来定义世界,塑造文化,电视媒介就是最好的例子。
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同样有黄钟大吕之效,拍照分享是移动端最自然简单的输入方式,这种媒介载体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消费方式与消费文化的变迁。从这一点来看时下火热的微商,不然发现它其实是将商品的拍照分享以及朋友圈关系链相结合,然后进行流量转化,勃兴也是源于媒介之变。
在黑羽看来,图片社交平台涵盖了用户在生活中的很多价值信息,在稍加挖掘,便能发现多种商业模式绽放的可能性。比如,一旦图片机器学习的成功率大幅提升,挖掘背后的各种标签信息,就可能对用户基于兴趣、话题或者品牌等进行人群细分,完全可以将广告信息用feed流的方式进行更精准推送;再比如,IN APP还可以在图片中体现线下店铺的地理位置,实现O2O导流;甚至包括贴纸、插画、表情等小物件,也都有可能做成类似主题商店的平台,吸引设计师们加入进来。
外界所不太知晓的是,IN APP团队花精力最多的地方不在于图片分享,而是数据挖掘与关系链分享,这是其他竞品短期内所无法学到的。比如,它的图片机器学习识别率已经超过90%,关系链条的积累更是惊人——目前1200万用户的量级,基于好友数量、兴趣点等做深入匹配,整体竟然约有7亿多个关系链条。
在黑羽看来,手握7亿关系链条的IN APP,无论在社交关系推荐、信息流的商业展示等方面价值极高,这也是IN这个产品真正厉害的地方。举例来说,今年双十一的时候,IN APP还仅有600万用户,它们悄悄做了一次尝试,做给爱图购的品牌商家导流,仅一天就带来了200多万的导购分成收益。
截至目前,包括银联、蚂蜂窝等多个行业的品牌商已经找上门来,希望能够基于IN APP的用户挖掘合作的方式。黑羽称,图片社交分享的崛起会给品牌商带来一项挑战,靠砸电视广告、“端着”做营销的时代正在终结,品牌需要活在用户的生活场景中,比如你的内容要是活的,不能脱离用户使用媒介的场景,而你的传播渠道也要是活的,通过社交关系链条做口碑传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今年8月份,爱图购与IN已经获得了经纬、盈开、中科院旗下的国科基金等机构的A轮千万美金投资。按照黑羽的预计,IN APP在明年可以实现1亿用户的量级,它的最终目标就是做一个平台型的商业生态圈模式,让各个行业都能在IN上讲述新的商业故事。对这位前淘宝开放平台创始PD Leader来说,这既是一次回归,又是一次新的开始。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