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月10日,美团在上海召开2025年首场配送算法议题交流恳谈会。会上,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与骑手代表一起,就近期开展的“防疲劳”机制等算法改进展开讨论。多位骑手代表称,骑手跑单一般不会超过10小时,但也有特殊情况。专家建议,应考虑骑手的劳动自主性,建立更弹性灵活的保护机制。
骑手代表朱颜军表示,只要具备一定经验,骑手在合理工作时间内都能拿到目标收入,单纯“熬时间”意义不大。骑手代表范俊杰也表示,“防疲劳”机制是对骑手的保护,虽然扣除休息、吃饭等时间后,90%以上的骑手跑单不会超过10小时,但也有骑手在某段时间特别需要赚钱,“我刚入行时负债30多万,最后用两年还清,也曾经卷过。”
▲作为老骑手,朱颜军表示已经带过100多个“徒弟”(摄影:陆原)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袁哲称,他以前在“大厂”工作,为了赶项目,也曾经从早上9点工作到凌晨1点。他认为,保护一个人的权益,也要考虑到每个人有不同的需求,“防疲劳”机制保障骑手安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经济上的诉求。
“比如我要还债的时候,会工作更长的时间,又比如我准备明天休息了,后天要回老家,这几天就多跑跑。每个人有不同选择,是不是要用一天不超过12小时这么严格的限制,是可以探讨的。”他建议适当放宽“防疲劳”机制,把跑单时间上限的统计周期从一天改为一周,允许骑手更灵活规划自己的工作时间。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翔也建议,“防疲劳”机制可以更弹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具体约束条件,有的人负债累累,骑手加班其实平台也限制不了,因为他可以跑另外一个平台,再去跑网约车,他有自己的苦衷,对此要有更弹性灵活的保护机制,建议以周或月为单位进行‘防疲劳’设定。”
他补充道,以前的工作都是计时制,比如“8小时工作制”。现在骑手拿的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和工人固定的计时工资完全不一样,不能用过去的劳动理论去理解现在的制度。
▲各界代表齐聚美团算法交流恳谈会(摄影:陆原)
上海市人大代表陆雷表示,每项规则出台时,都要面对骑手群体的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现象,关键是骑手有参与决策的渠道,让算法最大程度体现骑手的共同认知和权益,在这一基础上,算法才能最终在骑手、消费者、商户和平台等多方利益之间做出平衡。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秦畅提到,“前两天我在电台讨论的时候,很多骑手评价‘防疲劳’机制说,‘请给我自由,只有我才知道我疲劳不疲劳。’这些真实的声音很宝贵,进行公共讨论的时候,我们不要把平台和骑手理解成冲突关系,应该把这个世界打开来看,方方面面应该怎么各尽其责,进行更好的合作。”
去年12月30日,美团骑手“防疲劳”机制在全国启动,骑手一天内跑单超过8小时会收到提醒,此后每隔一小时提醒一次,跑单12小时将强制下线。全国上线首日,约18%骑手触发了8小时弹窗提醒,0.36%骑手触发强制下线休息机制,数据与此前华东四省市试点情况基本持平。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