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1
本文作者: 刘伟 | 2019-01-16 11:08 |
坐在一趟高速疾驰的列车上,苏宁穿过2018年,走进了2019年,但这趟列车的掌舵者没有减速,而是用力地踩了一脚油门。
1月15日上午,在“苏宁控股集团2019年春季工作部署会”上,掌门人张近东为苏宁智慧零售设定了一个新目标——全年开店15000家,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目标的三倍。
时间回溯到2017年,张近东在一场内部封闭会议上表示,2018年苏宁要新开店面5000家,正式为苏宁智慧零售按下了加速键。
而在随后的“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活动上,张近东又将目标修正为“三年实现15000家店、2000多万平方商业实体的落地,店面总数差不多是22000家”。
在这一宏伟目标的号召下,2018年苏宁开始了急速扩张。瞄准社区便利店市场的苏宁小店和主攻县镇市场的零售云店被推上了排头兵的位置,前者担负着新开1500家门店的任务,而后者的任务更是前者的两倍。
两名攻坚爆破手没有辜负苏宁的期待:2018年刚刚上马的苏宁小店,通过开店+并购的方式,仅7月份就开出了878家便利店;零售云店也不遑多让,仅4月最后一周的周末就有112家门店开业。
一年后正式交出答卷。张近东在“苏宁控股集团2019年春季工作部署会”上宣布,2018年苏宁全年开店8000多家,创造了零售史上一个崭新的记录。
漂亮的成绩单是对深耕线下零售市场多年的苏宁强大开店能力的又一次力证,同时也为掌门人张近东为目标继续加码提供了足够的底气。他说道,“通过去年8000多家店的开设,我们已经建立了信心,积累了经验。”
同时他也宣布,2019年苏宁将把这一势头延续下去,基于“两大、两小、多专”的店面类型组合,通过“租建并购联”多种方式,不断优化完善店面模型,提升开发建设速度,实现全年15000家新开门店的布局。
在张近东的构想中,苏宁小店和零售云店攻坚箭头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确认。他表示,苏宁将强化苏宁小店作为集团战略核心产品的定位,快速实现向社区渠道渗透;同时强化零售云作为县镇市场核心产品的战略定位,加速抢占农村市场份额。
外界对苏宁的速度感叹之余,也不免困惑和担忧:如此激进的扩张速度是否必要?它会让苏宁这趟高速列车走向失控吗?
对于激进的开店速度,张近东有自己的思考。他表示,互联网零售高速增长期一去不返,未来零售就是智慧零售,就是“人工智能的终端场景”。目前整个零售行业正处于场景互联网发展的起步期,拥有巨大线下优势的苏宁已经抢占发展先机,只有坚定推进大开发战略,才有机会将发展优势转化为新时期的竞争胜势。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先布局卡位,再深化运营。
但外界普遍担忧,疯狂的开店速度会让苏宁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众所周知,门店从前期建设到最终盈利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周期和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开店速度愈快带来的短期亏损就愈发严重。
以苏宁小店为例,公开数据显示,苏宁小店2018年1-7月的营业收入是1.4亿元,苏宁小店净资产为-3.1亿元,净亏损2.96亿元,债务高达6.53亿元。
正因如此,在2018年10月14日苏宁少掌门张康阳的子公司增资苏宁小店后,苏宁易购将其剥离出了上市体系。这让苏宁的财报变得好看,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难预见,2019年随着苏宁开店速度进一步加快,亏损还将继续扩大。
如果说苏宁2018年的激进扩张有生态输血做后盾,那么2019年恐怕连这道保险都要失去了。
事实上,苏宁的主营业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亏损状态。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苏宁易购2015年、2016年、2017年的亏损分别为14.65亿元、11亿元、8839.1万元。
此前有媒体分析,苏宁近两年获得的巨额利润,主要源于阿里股票的投资收益。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苏宁仅通过出售所持阿里巴巴股份就赚取了净利润140多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2月28日,苏宁已经出售了手里持有的最后0.51%的阿里股份,不再持有任何阿里股权。少了阿里股票投资收益的输血,苏宁势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资金压力。
外界的另一个担忧在于,疯狂的开店速度会导致门店选址论证不充分,盈利周期判断不准确,以及人员缺乏培训,导致整体经营水平不高。
对此,苏宁给出的答案是中台和AI。
去年,张近东提出了“造极”的发展理念,包含三层意思:人人要有“极客”精神,对待项目和产品要有“极物”标准,所有产业体系都要保持“极速”发展状态。而今年,他将“造极”修正成了“极智”。
张近东解释道,苏宁智慧零售的发展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质量。“极”,是指要有发展的速度;“智”,则是指要有发展的内涵。二者并重,是为“极智”。
至于实现路径,张近东表示,要通过组织再造的前台全场景零售、中台智慧零售赋能系统以及后台智慧零售基础设施的构建和迭代,协同苏宁全产业快速发展。
构建一个全场景的智慧零售生态系统,必须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城市到乡镇的全覆盖,为用户搭起随时可见、随时可触的智慧零售场景,满足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服务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说,线下门店的数量和布局,自然十分重要。但张近东强调,实体商业的繁荣,绝不能再靠传统模式,需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效率与体验,让用户感受到品质与快乐。
作为苏宁修炼“内功”的重要抓手,一个强大中台系统的建设,在2019年被提上重要日程。
张近东表示,随着智慧零售产业生态的不断壮大,苏宁已经迈入全面赋能发展的新阶段,要实现智慧零售能力的快速输出和落地,就必须打造强有力的中台能力,建立智慧零售发展的操作系统。
2019年,苏宁要将零售核心能力模块化、产品化、技术化和规则化,全面利用AI技术,着重打造采购、运营、服务、风控4个智能引擎,最终打造一个支撑智慧零售持续发展的大中台体系,即“智慧零售CPU”,进而推动管理模式优化、业务运作优化和业务发展提速,对内对外实现资源能力的充分共享、小团队灵活运作,减少对人的依赖,提供智能化、统一化的资源和风险管理。
比如,苏宁零售云承载着向县镇市场赋能输出的重任,2019年,苏宁零售云就要通过与中台系统的链接,进一步强化能力输出、优化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把以加盟模式运行的零售云门店打造成苏宁在农村市场发展的金字招牌。
张近东的逻辑是完美的,但必须看到,企业的智慧化转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从过去一年各大零售企业转型尝试来看,结果不容乐观。腾讯加持的永辉云创亏损严重,张氏兄弟被迫“分家”,永辉云创被剥离。另一边,阿里撑腰的大润发也面临重重困局。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高鑫零售营业额微降,从上年同期的540.8亿元降至540.6亿元;经营溢利为26.99亿元,同比减少7.7%。
对苏宁而言,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快速扩张于它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生死狂飙,如何保证在高速疾驰中不失控,十分考验掌握的技巧与智慧。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