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0
肖锋至今清晰记得,2020年秋天,他和微盟产研部门众多团队一号位共同举起酒杯立军令状那个下午。
“当时其实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项目本身的难度,要做一个新的商业操作系统,同时满足微盟自身、微盟客户尤其是大客户和第三方生态伙伴的多维度需求;另一个是,这个事情在国内外业界,都完全没有可参照对象”肖锋回忆,“内心是又忐忑又兴奋的状态,忐忑是因为预估会非常难,兴奋则技术上有足够的挑战性”。
肖锋是微盟集团研发中心技术副总裁,是微盟WOS系统诞生的主要亲历者之一。
2019年年底,微盟SaaS产品的付费商户数达到79546名,两年时间内这一数字已经超10万,这些商户涵盖了零售、餐饮、酒店、旅游等多种业态。随着微盟大客化战略的推进,微盟服务客户的体量规模和业务深度都逐渐增多,其所面临的由于客户数字化业务需求导致的对“业务创新能力、产品迭代速度、研发效率提升、个性化定制”等需求也随之猛增。
与此同时,如果把视野拉长,放眼零售行业尤其是集团型实体零售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当数字化业务从企业可选项成为必选项,从创新业务变成战略性业务,企业数字化系统是否具备“灵活性、可拓展性以及创新性”等维度,正成为数字商业的进化方向。这种时候,站在企业的CEO、CIO视角,非常希望数字商业一盘棋,即希望整个企业数字化业务尽可能一体化又要实现数据融合,用融通的数据实现数智经营。
于是,面向产业维度和行业趋势,通盘考虑中国企业在去中心化商业场景中数字化升级的多维前瞻性诉求,成为微盟在构思WOS系统时的重点考量。
当然,在微盟决策层看来,目标不仅是要做成一套满足上述命题的商业操作系统,还必须在能力是相当“领先”的。于是在命题上又加了三条,也就是对客户和行业而言,WOS必须:“高效”、“低成本”、“5年至10年内领先行业”。
一、WOS诞生前的准备
没有被“更好满足”的客户诉求就是市场机会。而一旦这种情况是整个产业趋势时,市场想象力是巨大的。微盟最终成功打造出WOS,过去几年去中心化商业的价值不断被市场验证是核心驱动力之一。当然,微盟深度服务“智慧商业”赛道多年,所积累的大量技术能力、产品能力和服务经验,也是关键。
比如,以微盟最具优势的行业零售业为例,在长期服务零售客户过程中,微盟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有多个痛点,特别是在交易、渠道、会员、数据和营销等领域。尤其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化,很多商家发现最初的数字化工具和产品并不能完全满足业务需求,对“整体的数字底座以及丰富的应用生态”的诉求日益突显。这显然有别于传统还只是关注单个SaaS产品或拼凑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对于零售产业数字化的理解程度。而这些“深层的”、“前瞻性”的诉求成为微盟需要击穿的真正痛点。
不过,理想再丰满,也有现实问题需要考虑。对微盟而言,启动WOS研发意味着在原有业务系统下,新辟系统,这属于典型的产研“双轨制”。其次,在疫情大背景下,企服市场也多少受到影响,微盟必须在整体企业业务层面保持至少稳定向上,从而拿出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支持这一庞大研发计划。
微盟在WOS开发中投入大量成本,总得来说就是三件事:
第一件:重金投入。为了打造出这套满足数字商业创新的基础设施,微盟在研发上不打折,坚持重投入、多投入。从微盟2021年报的一个数字就可看出其中的决心:7.75亿元研发资金。这占到微盟当年总营收的28.9%,不仅在SaaS行业,放到整个科技行业也是一个相当高的占比。
第二件:相当大自主化的人事权,招人用人相对自由。在WOS项目实施过程中,微盟高层充分放权,为产研团队的一号位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
回忆起“每周经历一场大型招聘、每周飞去杭州挑选人才”,肖锋仍然直言辛苦。最初微盟并没有富余的人力来投入到WOS项目,对此,产研团队锁定电商基因最浓厚的杭州,并在当地设立了WOS项目的一个研发中心,以便快速招到熟悉电商行业的产研人才。
不过人来了,所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以微盟管理层的构想,WOS既要解决现有问题,更要保证未来的业务发展。而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搭建出有机合理的技术团队。
思量再三,微盟最终采取了“新人、老人混编”的团队模式,并将双方比例控制在4:6,新人主要进行模型设计,负责前期探索;老人在迭代业务的同时,主要参与模型设计校准、测试业务架构的可行性,负责输出行业Know-How。
第三件:信心和耐心。作为业内首开先河的WOS商业操作系统,WOS项目的推进没有参照,技术团队的leader甚至需要花相当多精力在帮内部团队消化项目框架和概念上。而从设计出第一版商品交易模型,到最后系统上线,一路上存在众多挑战和困难。然而,整个微盟管理层给了技术团队可谓“无上限”的信心和耐心。
在肖锋记忆里,哪怕是项目到了非常非常困难的时候,微盟管理层对WOS的决心始终没有发生过变化。
二、要想产品打硬仗,就得研发结硬寨
2022年10月27日,整整历时两年多,微盟WOS系统终于成功上线。过去团队挑灯夜战解决众多几近“不可能”的难题,成了过去两年借助WOS开发,微盟整个产研体系能力升级的最好脚注。
WOS攻克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优雅”地将各个SaaS系统打通。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但企业为满足不同业务数字化需求往往会购买多套系统,也因此面临着诸如“工具多但效率不增反降、难以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多渠道经营用户数据没有归拢、数据资产难以沉淀及数据孤岛”等商业痛点。为了有效挖掘数据价值,企业迫切需要打通各个系统,并形成“集成强、可扩展、灵活度高”的系统化能力与整体方案,长期反哺商业增长。
现阶段,在系统之间,最常见的是“硬打通”,但这样会使两个系统之间的接口、业务耦合很深,需要大量堆人,也容易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这在微盟产研团队看来相当“不优雅”,没有技术含量,属于苦活累活。
为了实现“优雅”打通,WOS系统构建了一个包括“数字能力共享的PaaS平台和数字生态创新的共享平台”的技术底座。
同时,WOS把产品做最小颗粒的切割,产品和产品之间就像搭乐高积木一样,轻松地实现插拔和连接,并且自研出一个能力平台“iPaaS”,来抹平两个系统之间的差异达到标准化对接,让商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快速组合成一套解决方案。
例如,当微盟的商城系统接入商户的一个ERP系统时,微盟系统的代码随之发生改变,这会影响到同一系统里其他商家系统的稳定性。
而通过iPaaS,当两个系统对接时,WOS便会构建一个连接器,连接器与双方的系统都不耦合。在系统之间的完全解耦的情况下,系统对接即便存在问题,也只影响这个连接器,对于商户而言也只会影响系统的某一个接口,不会给WOS操作系统带来大面积影响,更容易维护整个WOS系统的稳定性。
攻克的第二个难题是,老系统数据迁移到新系统。
微盟有近10万的商户,老系统里沉淀了20万张以上的数据库表,包含了三十几个业务域,将这些数据从老系统全部迁移到WOS新系统中,需要准确、全面。
这个过程涉及到双方的底层模型映射,总量超过上千个模型。同时,为了适配多组织、多角色的商家线上业务需求,WOS将原本固定的业务节点组织变成可任意定义、拼接、延伸的虚拟节点,而老系统并没有这些高度的抽象的虚拟节点。两个系统内部也随时都在迭代变化,映射的脚本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差别也增加了映射难度。
以上问题使得迁移难度加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微盟研发团队研发出一个自动调度系统,自动推动数据迁移,并通过研发人员解决迁移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出错、数据回滚等等诸多问题。
尽管迁移数据量大、产研人员参与深、双系统映射难,在WOS正式发布前,整个产研团队仍然准确地成功完成了数据迁移。不知不觉间,在长期的数据迁移过程中,微盟研发团队也积累迁移经验和成熟的系统工具,也锤炼了团队的数据处理能力。
除了系统打通、数据迁移外,提升WOS系统的高并发能力成为必须攻克的第三个难题。
交易峰值要超过10万TPS,QPS要超过100万,这是微盟给WOS系统设定的目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为什么要定下这样的高目标?肖锋解释到,因为线下零售商家的数字化进程越来越快,对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那些大品牌商家,例如江南布衣、九牧王这种连锁品牌,他们往往有大量节日促销,也会参与各个平台大促,在这种节点,尤其当多个系统打通后,品牌将汇集多个渠道的流量,流量陡然增加的曲线更加明显,对WOS系统承载流量的上限势必有更高要求。
为了攻克这一难点,微盟WOS让各业务应用均可以做到横向扩展,同时结合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当遇到品牌流量陡增时,系统可以做到快速自动扩容,从而保障商户业务的正常开展。
三、WOS提供了哪些价值?
投入大量时间成本和资源,我们不禁好奇微盟的WOS新商业操作系统是否实现最初的目标?具体有哪些价值?
从结果来看,WOS在新商业环境下创造了一个服务行业数字化的技术底座。在这样的框架中,WOS提供了SaaS集成平台、PaaS能力开放平台,并成为一个惠及商家、微盟、ISV的创新生态。
SaaS集成平台,为商家提供了全链路、全场景、一体化的SaaS产品和创新应用。该平台让商家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场景和需求自由选购、组合各种SaaS产品,形成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围绕商家经营需求,微盟WOS提出了7+X产品矩阵,其中“7”指“商城、CRM、企微助手、CDP、流量、导购、数据”微盟七大核心自研SaaS产品,可满足绝大多数企业常规数字商业经营需求。而在7大核心产品之外,微盟WOS将“X”交给第三方生态伙伴,借助生态能力满足企业所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截止2022年9月,微盟云市场上架应用及服务超2000个,为商家提供了多元化的产品选择。
WOS系统中的PaaS平台,则涵盖了A-PaaS、B-PaaS、iPaaS、D-PaaS、iDaaS、AI服务、T-PaaS等平台,面向生态伙伴开放微盟的底层技术能力、中台行业能力和场景能力。
微盟集团首席技术官黄骏伟表示,目前WOS主要集中服务商业营销领域,商户在去中心化平台上经营意愿更主动、经营方法更多丰富,更需要生态和底层技术的助力。而WOS平台上线后,具有专业研发能力的商家或者ISV可以通过PaaS平台,集成、开发一些个性化插件、应用以及解决方案。对于缺乏专业开发能力的商家,则可以通过PaaS平台认证的ISV服务,在WOS体系上基于商家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
最后,从更长远来看,通过开放微盟的SaaS、PaaS层能力,微盟的数字生态创新系统因此建立。实际上,在WOS生态体系中,微盟自身也是一个商家和开发者,与商家、ISV共建共存,共同繁荣。
正是这些核心能力,让微盟可以开放自身产品和能力,让商家、ISV的研发力量参与进来,极大地提升了行业效率和微盟的生态能力。微盟则能从庞杂的研发需求中解脱出来,专注构建自身的基础能力及生态能力建设,推进生态化战略。
以下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据来量化这种价值呈现:
例如,如果需要构建全新的行业产品(如:知识付费、母婴商城等),基于B-PaaS+iPaaS,开发者只需要关注业务实现本身,无需关注底层的交易、支付、数据等能力,也无需关注底层的系统高并发、稳定性、安全性等,可以节约50%-70%开发时间;
而如果需要现有应用个性化定制,则基于iPaaS、API及SPI,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低代码的开发,可以节约一半左右的开发时间。
后记
三句话。
第一句。过去十年间,微盟帮助商家做商业板块的数字化SaaS系统,做到上市企业一度成为同行羡慕的对象,但国内SaaS产业生态尚未完整,市场并未成熟。WOS显然有意加速这个过程。
第二句。从过往发展看,微盟属于中国SaaS领域整体相对“低调”、“务实”的企业。但从WOS看,不只局限于自身和当下,而是主动从“产业”和“未来”视角进行技术布局,属于微盟相当有想象力的一次主动进化。
第三句。WOS属于中国头部SaaS公司实际上相当“另类”和大胆的尝试。其核心逻辑是希望在去中心化商业这条赛道,实现“路等车”(企业数字化业务布局不断从40迈开到60迈,甚至100迈,而WOS可以兼容120甚至160迈),而非传统SaaS公司一直跟在客户需求之后的打法。
所以,在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看来商业还是需要想象力,不是吗?
雷峰网特约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