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0
2021年1月15日,广汽埃安毫无预兆的发布了一张海报,宣称自己发明了一款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8分钟可充满80%,NEDC续航里程1000公里。
一时间,汽车圈炸了锅。几乎没人研究的石墨烯基电池,突然闪现,拳打锂纳钒,脚踢半固态。就连业内只能摸着个边的全固态电池,在马上就能量产的石墨烯电池面前,也是弟中弟。
第二天,欧阳明高院士在演讲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1000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
话里话外说的是谁,大家微微一笑,心照不宣。埃安也给人留下了一个爱吹牛的人设。
但埃安这些年吹的牛,不只停留在海报上。石墨烯基电池后,埃安还推出了海绵硅负极片技术、弹匣电池、超充技术等等。
而后,埃安推出的AION LX Plus确实在千里版上做到了续航1008公里。当年的牛,只吹了20%,实打实的技术,还是占到了80%。
今年以来,埃安已经成为新能源领域最为耀眼的一个新势力,销量不断攀升,各种技术层出不穷。曾经的毛头小子,一时间风光无限。
回顾埃安的成长史,以低价车跑量,中端车品牌拔高,豪车品牌赚尽眼球,再加上造纯电平台,造电池,造电驱,疯狂融资。埃安正在走的路,似乎正是比亚迪的来时路。而埃安走的每一步,背后都是广汽集团的呕心沥血。
要讲明白广汽集团对埃安的重视程度,就得先看一下广汽集团的品牌格局。
除了已经没有存在感的广汽三菱和破产的广汽菲克,广汽集团目前是四条腿走路,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传祺,广汽埃安,标准的合资品牌+自主品牌构成的传统车企,这也是上汽、一汽、长城、长安、吉利等传统车企标准的品牌架构。
广丰和广本两个合资品牌贡献了广汽集团的绝大部分利润,从销量中可窥一斑,2021年广汽集团销售额为214.44万辆,其中,广汽乘用车(传祺)32.4万辆,广汽埃安12.0万辆,广汽本田78.0万辆,广汽丰田82.8万辆。
今年前11个月,埃安卖出了24万辆,虽然销量已经翻番,但很明显,合资板块的广丰和广本依旧是广汽最粗的两条腿。
而广汽传祺(广汽乘用车)则是广汽集团在燃油车时代着力打造的自主品牌,当年的传祺就是现在的埃安。传祺最辉煌之时,旗下GS4的风头仅次于" 神车 "哈弗 H6,2018年时,传祺销量超过50万,与广丰广本并驾齐驱。
传祺GS4(图源:广汽传祺官网)
当下,传祺的产品力在新能源时代已显不足,车型换代缓慢,销量连年下滑,新能源品牌自然要接过传祺留下的大旗。
广汽集团最初的新能源构想并不是埃安目前的纯电车型,油改电才是第一思路。广汽新能源正是油改电思路下的产物。然而,市场证明,广汽油改电的路子并不能走通,广汽新能源的市场表现远不如同时期的比亚迪。
随后,广汽痛下决心投入30亿研发纯电专属平台,押注纯电,Aion系列车型相继问世,广汽新能源更名广汽埃安,成为了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时代最重要的一枚落子。
纯电平台(图源:广汽官网)
埃安的纯电路线也并未辜负广汽集团的信任,自2019年新车型推出起便一路高歌猛进,如今已成为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中最成功的一个子品牌。广汽集团这一路曲曲折折走过的路,是每一个传统车企转型已经走或者正在走的路。
如今,广丰和广本赚钱来供给广汽集团的研发与新能源领域的埃安,传祺则发挥自己燃油车的余热,逐渐将接力棒交给埃安,埃安就像地主家最小的儿子,备受宠爱。
在过去几年里,广汽集团内部将最好的资源都给了埃安。
去年8月,广汽埃安宣布正式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新能源企业业务研发能力及业务资产重组启动整合工作,并公布了混改三步走方案:第一步完成资产重组,第二步员工持股及引入战投,第三步择机进入资本市场。
混改的埃安,引入战投,择机上市,仅用了一年零一个月便完成,速度之快,在国企中堪称典范。
混改的重组方案中,广汽集团将广汽研究院的新能源中心划给埃安,埃安的技术有了充足的保障。
股权激励方案中,将埃安679名员工以及广汽研究院的115名核心科技人员纳入激励范围,大手笔的股权激励为埃安留住了人才。
另外,埃安想要独立运营就需要有自己的产能工厂,广汽菲克申请破产后,其位于广州的汽车工厂转交给了埃安,改名为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二期扩能项目,标准产能达20万辆/年。
要钱给钱,要技术给技术,要人才给人才,要产能给产能。广汽集团对埃安的偏爱,早已溢出纸面。
广汽集团不仅为埃安计当下,还在新能源车的供应链上为埃安计深远。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车的生命,动力电池的成本占到整车成本的40%-60%。
2019年,Aion S搭载了宁德时代首次推出的NCM811电池,一年内起火数次,Aion S在正起量时差点遭到了致命打击。广汽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才得以将此事妥善解决。正是这个时候,广汽下定决心在电池供应上,不能受人控制。
随后,为了摆脱强势的宁德时代,广汽花了很大力气扶植起了中创新航,2020年和2021中创新航超过一半的订单量均来自广汽。
目前埃安的电池供应商主要是中创新航、宁德时代和孚能科技。广汽将动力电池的鸡蛋分别放在三个篮子里。
然而,多供应商选择还远没有达到广汽的目的。对于当下的动力电池情况,一位接近广汽的投资人分析道:“目前来看,并不是电池的量采购越大成本越低的,动力电池都是按需分配,需要包产能,而从材料经济性来算,大家发现给宁德打工并没有意义。”
身处其中,感受自然更加深切。因此,今年10月27日,在广汽集团的技术加持下,埃安正式宣布下场造电池,注册成立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由广汽埃安控股,总投资109亿元,将开展电池自研自产的产业化建设,以及自主电池的生产制造和销售。
因湃电池动工仪式(图源:埃安官网)
自造电池并不只是为了供应链自主可控,更多的是想拥有跟比亚迪同台竞技的资格。
上述人士还告诉新智驾:“比亚迪的电池由弗迪电池专供,弗迪电池的毛利率控制在5%以下,其他车企则外采宁德时代的电池,宁德时代的毛利超过20%,此消彼长之间,同价位的车型中肯定比亚迪最具性价比。”
现实也正是如此。比亚迪元plus有两个续航版本,430KM和510KM,电池电量差了十度电,售价贵1万。而Aion S plus 同样相差十度电的两个版本车型,售价相差也是1万元。
看似是一样的价格差,但区别在于,比亚迪的单车利润已经超过一万元,而广汽埃安仍在每卖一辆车,亏一万元。此消彼长,差距骤显。
Aion S与Aion Y 之所以能跟比亚迪对标不落下风,原因在于烧钱换市场,并不是长久之计。这也是广汽下定决心自造电池的根本所在。如果电池价格没有巨大变化的话,不造电池的车企,很难在比亚迪面前翻身。
“广汽造电池大概可以这样理解:资本投入钱,广汽将投钱到具体产能上,产能与地方政府合资建设,最后将产出的电池毛利压到5%供给自家车型。这样就把原本采购电池的钱省出来,自造电池虽然不赚钱,但卖车可以盈利。”前述人士说道。
在具体的落实上,广汽造电池,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难。
在技术层面,广汽在扶植中创新航时便已经对动力电池技术有过深入了解,如果单纯造磷酸铁锂电池,市面上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广汽与宁德时代的合资厂之前造的也都是磷酸铁锂电池,换成广汽自己做,在技术上,并没有壁垒存在。
资金投入上,目前各地政府都在极力拉拢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到当地建厂,各种优惠政策会分担很大一部分前期场地和厂房的压力。
而具体的设备采购方面,一位动力电池设备供应商透露:“动力电池的设备采购,电池厂是不付预定金的,只有在设备做好,运到电池厂能够正常生产,电池厂会给设备厂支付6成左右的钱,剩下的钱还要再往后推,这是行业常态。”这也将为广汽剩下一笔不小的开销。
按照广汽埃安公布的进度来看,目前,因湃电池正在采购设备,建设工厂,23年厂房交付,24年完成产线导入,25年电芯达产,年产值超210亿元。
除了动力电池以外,广汽集团还透露,集团已具备电驱产业化基础和电驱全栈自研能力,2021年自研电驱已小批量投入使用,后续会逐步扩大自研电驱使用率。按照目前规划,由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按持股23%、26%、51%的比例设立新芯电驱科技公司,开展自主电驱产业化项目建设,项目总投21.6亿元。
自造电池时间线(图源:埃安官网)
因湃电池,新芯电驱,纯电平台,广汽集团为了扶植埃安的一系列动作,似乎与比亚迪的弗迪电池、弗迪动力与e平台3.0颇为相似。
广汽集团对埃安的希冀,或许就是成为下一个比亚迪,但成为比亚迪,谈何容易。
今年11月,埃安交付了28765辆车,尽管比前两个月交付量略有下降,还是稳占新势力销量榜首。对比之下,蔚来和理想在交付回暖之后,11月也只交付了14178辆和15072辆,大概是埃安交付量的一半。
埃安目前在售的有四款车型,一款轿车Aion S,售价介于13万元-20万元之间。另外三款是SUV,分别是与Aion S售价区间相同的Aion Y;售价介于18万元-27万元之间的 Aion V,以及售价在28万元-47万元Aion LX。四款车几乎覆盖了10-50万的市场区间。
埃安车型销量数据(图源:懂车帝)
Aion S与Aion Y是销量的生力军,以11月为例,两车型分别交付了15323辆和11560辆,这两款车的对标车型是比亚迪秦EV,风头最胜之时,Aion S一度压过了比亚迪秦EV的势头。
埃安的策略很简单,Aion S与Aion Y跑量,以低价抢市场,Aion V和Aion LX则承担了品牌向上的使命,把价格打上去。
Aion S最初为了起量一度被投放到广汽旗下的网约车品牌如祺出行中使用,随着网约车市场爆发,埃安也借着第一波网约车的东风,迅速进入市场中,广州的大街小巷均能看到埃安的网约车身影。
跑量的Aion S与Aion Y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正在努力转型,摆脱网约车的标签,毕竟没有一个私家车主愿意自己的爱车被当做网约车来看待。目前,Aion S的部分配置车型与Aion Y多已面向C端用户。
现在买辆埃安跑网约车也并不划算。常年跑网约车的师傅们最中意的车型是10万出头,续航三四百公里左右,埃安目前已经不具备性价比。
网约车老司机们都很实在,“路上跑的这些埃安,基本都是之前买的,现在再去买一辆随随便便配置一下就大十几万的埃安专门跑网约车,怕不是傻子吧。”
虽然埃安旗下低价走量车型已经行至稳健,但承担着品牌向上任务的车型Aion V和Aion LX表现并不亮眼。两款车加起来月交付都不超过两千。
但埃安并没有比亚迪的以年为单位的积累,也没有比亚迪的耐心。埃安选择了一条更为直接且激进的路,从根本打破消费者对埃安的认知。
今年9月,埃安宣布正式换标,推出了全新的品牌LOGO—“AI神箭”。车标作为一个品牌最具辨识度的标志,比亚迪的车标曾被无数次吐槽,但也只是微调,并没有过像埃安一样换的如此彻底。
同时,为了让埃安真正的脱胎换骨,埃安选择了不少车企都走过的老路,以豪华车型为品牌升级。
埃安推出了的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定位为超百万的跑车品牌。打开埃安官网,首页第一张图就是超跑Hyper。豪华品牌是否真能站住脚,Hyper昊铂代表的是“土豪”还是“真豪”,还有待市场检验。
Hyper昊铂(图源:埃安官网)
在盈利能力上,埃安也有点力不从心。今年1到11月,广汽集团的单车净利润为为0.42万元。但合资板块的单车净利润为0.7万元。合资车的利润花到了哪里,显而易见。
2019年至2021年,埃安的净亏损分别为 6.21亿、6.88亿、13.89亿,对应到卖一辆车分别亏损1.48万、1.15万、1.16万。
低价冲销量,赔本赚吆喝。究其原因,一位长期观察新能源市场的投资人告诉新智驾:“埃安目前的打法就是在尽可能的占市场份额,把估值跑上去,然后IPO,上市成功之后再想办法赚钱。”
今年10月份,埃安A轮融资引入53名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182.94亿元,释放17.72%股份。以此估算,估值已经达到1032亿元。而广汽集团A股市值目前只有1192亿,埃安IPO之后市值超过广汽已在意料之中。
按埃安高管曾经给出的计划表,埃安的IPO时间就在2023年。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这颗最耀眼的星,接受资本市场的检验。
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当下,传统车企想要转型并不容易。
一手是合资品牌,一手是自主品牌;一手是不可丢弃的燃油车,另一只手是不可不押注的新能源车,如何平衡,如何取舍,如何进行资源分配,都是让人十分头疼的问题。
比亚迪官宣放弃燃油车时,其燃油车业务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比亚迪虽然是自主品牌,但比亚迪的成功并不能作为传统车企转型的代表,只能看做是在新能源领域的厚积薄发。
广汽的转型更具典型意义。当下,广汽依旧在靠“两田”造血,新能源车并无利润,以油车养电车,不断加注技术研发,冲高销量,抢占市场。每一个传统车企在这个时期都要经历阵痛,才能实现转型。
埃安的动作,似乎与比亚迪的崛起之路相似颇多。但广汽想要将埃安在新能源领域打造成比亚迪,要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雷峰网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