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0
*从左到右依次是施雪松、王映民、李骏、曹忠
面对新技术、新模式、新势力的不断涌现,一百多年的汽车行业相当于“老革命遇上新问题”,新老力量的碰撞势必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格局。日前李骏院士、大唐集团总工程师王映民、斑马网络CEO施雪松和长江汽车董事长曹忠齐聚百人会对此次汽车产业的革命发表了他们自己的看法,并接受了包括雷锋网新智驾在内的媒体采访,雷锋网新智驾整理如下。
Q:我们国家现在提倡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对金属燃料电池、锂空气燃料电池有什么看法?
李骏:首先,我对金属燃料电池没有太多研究,但是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多年。目前来看,基于氢氧化学反应的质子交换膜方式是可行的。最近我提出要做全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目标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国家提出一年生产3000万辆汽车,2030年生产3500万辆。这么大的产量,一定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Q:5G用到乘用车上面,预计会是什么时间?描述一下在5G时代,网联车会有哪些方面改变?
施雪松:按照标准化进程,5G是2020年完成,规模商用会在2020年以后。但是5G竞争比较剧烈,可能2019年完成5G部署。同时5G的应用需要通信行业和其他垂直行业相互配合、相互适应。
王映民:现在提倡“四化”,电气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未来汽车对通信的要求是两高一低,高带宽、高可靠、低时延。如果通信足够可靠、时延足够低、带宽足够大,在云和端之间的动态计算部署空间是非常大的。
Q:现在汽车处于产业变革期,新造车企业越来越多,针对新造车企业的汽车销量是怎么看待的?
曹忠:首先我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100多年前电动汽车没竞争过传统燃油车?因为储能是重要的动力技术,汽车需要储能。只有先把动力问题解决,电动汽车才有能力和传统燃油车竞争。
一个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超不过10%,我认为在一些细分市场领域终将被替代,若干细分市场领域的百分之百替代的叠加才使整个产业替代的比例提升。虽然现在电动汽车产量很高,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Q:氢作为一种载体,不宜运输、不宜存储,怎么能够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
李骏:首先我认同氢作为国家一个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
我们国家是创新型国家,只要创新方向清晰,必然产生颠覆性科技。
目前不容易存储的东西太多了,比如电。但解决人类需求问题的方式是科学,解决时代需要的问题更是科学,是工程技术。
我们正在发展液态储氢技术,像天然气发展历程一样,所以说颠覆性科技是存在的。
研究汽车可采用三条曲线,叫KANO模型(狩野纪昭教授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工具),其中最底层的曲线叫必然属性,如国家排放标准、油耗标准,属于必然属性。不同的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竞争。
汽车竞争力有个公式“Q×T÷C”,就是“质量×技术÷成本”,如果输出值小,汽车销量就堪忧。
Q:万钢部长前段时间提到,内燃机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可以存在,比如以混合动力的形式存在,内燃机依然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如何看待这个变化?
李骏:我很同意万部长这个观点。
现在汽车有两场革命,汽车新能源是汽车动力的革命;智能网联是智能驾驶的革命。汽车是B2C商品,只要内燃机还有商品性,就不会退出市场,这是规律。
我可以明确说明,目前汽车企业内燃机的热效率只有45%,而国家要求2020年达到47%,如果企业到时候达不到标准,就很难生存下去。
Q:现在氢燃料车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吗?有专家公开场合说不宜大范围开展氢燃料示范运营,您怎么看?
曹忠:如今氢燃料电池与原来技术路线不同,如今的氢燃料电池是以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的电电联合驱动技术为切入点,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产业化应用开始,逐步过渡到全功率氢燃料电池汽车。
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两者混合,是解决电动汽车动力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的合作伙伴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公司,准备做1万套氢堆的生产线,工艺自主解决,生产设备从欧洲进口。经过测算,在同样续航里程下,氢堆和汽车其他生产成本比锂离子电池还要低。
Q:氢堆是我们自有的吗?
曹忠:是自有的,但是制造的设备需要采购,这样会大幅度降低成本。基于此,氢燃料电池车辆能达到1万辆的规模。
Q:长江汽车刚发布了首款小型纯电动SUV,2018年长江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曹忠:我们在2017年11月拿到生产资质,成为第六家获得工信部准入的车企。从2016年4月份投产到2017年,商用车一直是我们主攻方向。
2017年7月,我们获得美国认证。V8070型高端电动物流车出口到美国旧金山,同时还有小批量整车出口到美国。
2018年计划
海外市场,在美国建SKD(从国外进口汽车总成,然后在国内汽车厂装配而成的汽车)工厂。因为如果美国整车关税是25%,SKD就是2.5%,而且美国客户也希望在本土生产,所以今年海外乘用车产量会大幅度增加。
国内市场,今年下半年我们主要布局国内市场。A0级纯电动逸酷SUV是我们推出的第一款车,下半年推向市场。
乘用车领域的策略是在细分市场找到可替代产品,并把销售的不确定性尽可能降到最低。
一辆车的研发周期是24个月到36个月,成本很高。基于市场和客户数据分析,一款车能否在投放市场时有基本的销量或者理想的销量,这个问题所有的汽车厂都没解决,但是这个问题对新造车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先做乘用车,它的生命周期比较长,不确定性小。
Q:二三四线城市怎么去推广电动汽车?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曹忠: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式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些城市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充电方便,停车也方便这些城市的人们对品牌的依赖度不像一线城市那么强
所以二三四线城市甚至县级市都存在着巨大市场,我认为电动汽车补贴退到底最好,高补贴导致投机分子多,我们这种企业反而受到伤害。
Q:公司怎么受到伤害了?
曹忠:投入大、装备水平高的企业会有同感。
PS:过去10个月,雷锋网团队在北京、上海、深圳、硅谷等地密集拜访数百家智能驾驶技术团队,经过了一手采访、调研和亲身体验,并用2个月时间梳理和筛选了13个关键细分领域近100家智能驾驶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公司,《中美智能驾驶白皮书》最终成稿。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白皮书向你全方位展现中美智能驾驶的市场现状、关键技术环节发展及落地情况,帮你深入了解产业机遇与挑战,提前看到未来3到5年自动驾驶产业链各个细分环节可能产生的机会和趋势。
关于《中美智能驾驶白皮书》的更多详情,
请查看链接:https://gair.leiphone.com/gair/product/s/12r12r12r。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