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0
赵勇在面试Google的时候,面试官曾经问过他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可以在人脸上做一台计算机,应该怎么去交互?这个问题后来成为了Google Glass的灵感之源,这个产品正是赵勇所在的小组共同完成的,赵勇还是Google Glass这款产品在Google公司内部立项的项目命名者。至此,赵勇与视觉结下了不解之缘。
再后来,赵勇离开硅谷,回国创业,第一想到的,也是人的眼睛。格灵深瞳的英文名“DeepGlint”,意译就是人的瞳孔中所反射出的深邃的微光。
Google glass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产品周期,这不是一个足够令大众接受的眼镜,但在淡出消费级市场之后,它成为了一个优秀的B端产品,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医疗、交警等领域,每年有数亿美元的应收。
格灵深瞳的命运也有点类似。在创业的前几年,这家公司经历了辉煌和低谷,曾被认为是一家失败公司的典型案例,但在远离了资本和媒体的喧嚣后,在人们的视线之外,这家公司又顽强地站了起来。
而奋斗了十一年的赵勇,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的赵勇,今年卸下了格灵深瞳CEO的担子,继续作为董事长去思考这家公司更远的未来。
2012年下半年,刚刚投资过一个Google员工李志飞的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被前者介绍认识了另一个Google员工赵勇。赵勇当时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徐小平建议他先回国来看一看。赵勇回国转了一圈,发现这里的创投气氛果然十分浓厚,不少资本对他非常欢迎,这给了他不少信心。
那时候Google Glass马上要出第二代产品,希望他能留下来三个月,赵勇答应了。所以2013年1月,赵勇正式回国创业。
赵勇的履历颇为亮眼,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2003年获复旦大学微电子系硕士学位,2009年获美国布朗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博士学位。
除此之外,当时还在Google的赵勇实现了一个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即实现了三维图像识别,这使得摄像头获取的图像能够以更为逼真的形式呈现,而此时国内的计算机视觉仍以二维图像识别为主。
不过刚刚回国,就遭遇了打击,此前给他termsheet(投资意向书)的一个机构突然反悔了,这让赵勇非常郁闷。
好在徐小平老师坚定不移地支持他,这才让他跨过了离职即失业的门槛。
另外一个问题是赵勇不想当CEO,他觉得自己只想做技术,于是徐小平帮他找了搭档,有着零售行业背景、曾在宝洁、华联、以及两家美国上市公司做过高管的何搏飞,给他当CEO。
前后折腾大半年,2013年8月16日,格灵深瞳正式成立,在资本造势和媒体报道之下,这家公司赢得了不少注意力。
公司成立伊始,真格和策源联手给出了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次年6月红杉入局,完成1000多万美元的B轮融资。
徐小平和沈南鹏都是做局高手。有一个故事是,曾在一次饭局上,两个人对格灵深瞳的未来进行估值。徐小平直接估价5000亿美元,而一旁的沈南鹏则是给出了看起来更加符合实际的1000亿美元。最后大家折了个中,在推杯换盏中“勉强”给格灵深瞳估了个“中间数”——3000亿美元,约等于1.9万亿元人民币。
——这个观点当时不知道震住了多少人。
还有比尔·盖茨来访中国会见的第一家创业公司啦,国内最早做计算机视觉和算法的AI技术公司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回忆起十年前的格灵深瞳,一无所有,唯一留下的只有,“噱头响亮,声势浩大”这八个字。
格灵深瞳入场的第一步,就是进军实体零售场景,他们认为零售行业将会是一个超级大市场,加上自家的3D场景识别技术,强强结合,这生意想不赚钱都难。
但是刚一迈步,就栽了跟头。
同样在2013年,电商、O2O迅速兴起,实体经济被严重挤压,多家实体零售企业如沃尔玛、乐购超市等关闭了部分门店,大批零售客户纷纷砍掉了技术创新的市场预算。
在这种市场情绪下,格灵深瞳在零售行业苦苦坚持了10个月,也白白浪费了10个月,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
之后格灵深瞳开始做硬件产品。2015年,格灵深瞳推出了可以落地到诸多显示场景中,起到监控和分析等功能的“皓目行为分析仪”。
在赵勇的规划中,这款产品可以落地进银行、博物馆等诸多场景,起到人体行为监控、人流计算、危险行为预警等作用。
但因为实际场景情况复杂多变,这款产品一开始没办法真实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即使后来它成了格灵深瞳第一款营收过千万的单品,但在早期,它的确不算是一款成熟的产品。
一时间,曾经那些被何搏飞写在《对不起,我们只爱牛人》中的豪言壮语,仿佛成了笑话。
营销固然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要有扎实的产品作为根基。
格灵深瞳在迷宫里打转的时候,外部世界的情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2014-2015年,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在这一波AI创业潮中横空出世,被并称为“CV四小龙”。
资本的潮水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资本市场开始为AI疯狂,以商汤为例,2017年3月份拿到了4.1亿美元融资,创下了当时全世界AI企业的最高融资额度。另外三家也不遑多让,你追我赶,AI成为了一级市场最火热的名词。
格灵深瞳却像是被落下了一般,无人问津。
赵勇是一个有点产品洁癖的人。他希望能做出更商业化的产品,但是商业化会出现在哪里,在最初的几年间,他一直没搞清楚。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认为格灵深瞳做的事,是识别人和人的行为的产品,无论是在传统的商场还是银行、ATM机上,都是实用性很高的。但是这一技术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这个产品是很难出来的。
人脸识别这两三年突飞猛进,已经成为了可以商业化的成熟技术。安防,成为了AI公司第一波的巨量收入。
2016年年底,格灵深瞳到了最危机的时刻,账上只剩下了四个月的钱。在痛苦和纠结中,赵勇做出了一个决定,改组公司。
他请走了CEO何搏飞,由自己担任CEO,新的CTO由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资深科学家邓亚峰接任。整个公司的第一诉求变为了求生存。
在技术路线上,格灵深瞳也在“三维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增加了主流的“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新上任的 CTO 邓亚峰曾就职于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研究的正是人脸识别方向。
在这个节骨眼上,帮了格灵深瞳一把的公司,叫做东方网力。
东方网力是一家安防的软件集成商,非常看重图像识别的AI算法。为了赢得技术优势,东方网力接连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内部成立一个AI团队,由东方网力100%控股,第二件事是与商汤科技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叫做深圳深网视界,控股51%,第三件事就是参投了格灵深瞳,股份很少。布局之后,东方网力让这三家公司互相PK。最后凭借技术实力赢得东方网力信任的,是格灵深瞳。
虽然东方网力占股很少,但格灵深瞳在接下来几年一直收到东方网力的订单,每年都能拿到不菲的收入,终于能够活下来,并且成功转型了。
到了2020年的时候,格灵深瞳营收趋近于稳定,赵勇开始考虑上市。
正在关键的时候,谁也没料到的是,因为东方网力资本运作的问题,导致格灵深瞳这部分股权出了问题,后来被质押给了银行,在上市过程中给格灵深瞳带来了不少麻烦。
但与其技术落地成果不成正比的,是格灵深瞳的专利数。不同于其他AI公司起手就有几百个专利,格灵深瞳的专利数少得多。研发投资如此之大,但和“四小龙”的专利数差距竟如此之远。对此赵勇在后来给出了解释:我们并不追求专利的数量,大多数专利的商业价值是有待商榷的,没有价值的专利在格灵深瞳我们根本不会允许大家去申请。
从创业到上市,赵勇的每一步都是艰难,艰难,还是艰难。
从巅峰开局,到差点破产,再到起死回生,赵勇的这11年,过得太跌宕起伏了。
赵勇也一直在挣扎,靠着一腔热血,企图带领公司在逆境中“乘风破浪”。从2016年“账户上只够撑几个月”的险些破产,到2019年公司直接亏损4.13亿元人民币,再到2022年反超商汤成为AI第一股后,靠着用募集资金投资理财迎来的短暂盈利,最后在2024年辞任CEO一职,退居幕后带领团队做科研。
从某种程度上讲,格灵深瞳是一个创业失败的典型案例吗?当然不是。雷峰网AI科技评论就曾经和一位格灵深瞳最早期的员工讨论过这个问题,他给我们提供的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作为一个在格灵深瞳工作过7年的人,2019年时望着眼前公司的巨大亏损,特别是当年AI四小龙融资超过百亿,格灵深瞳却似乎被世界遗忘,甚至有媒体直接打出了“小败局”的标签,他当时也觉得格灵深瞳是失败的,觉得赵勇的决定错得离谱。
但反观现在,他却认为自己的老东家赢了,曾经的“AI四小龙”中,上市失败的陷入困局,上市成功的艰难度日,至少格灵深瞳现在的情况要比他们更轻松。经历了那么多波折,而且在体量相差巨大的情况下,格灵深瞳能够率先上市,还在韬光养晦中做成了生意,这已经是一件巨大的成功。
现如今,赵勇角色转换,他还能带领格灵深瞳再赢一回吗?
这是一场无限游戏,你看到的牌桌没有结局。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