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1
本文作者: 王锐 | 2016-06-08 14:07 | 专题:2016 虚拟现实从业者高考作文集锦 |
雷锋网按:本文作者王锐,VR行业资深从业者。
也许就是从年初开始,虚拟现实变成了一个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热门话题。从商场里造型迥异的蛋椅,到咖啡店隔壁新挂了炫目招牌的体验店,还有铺天盖地的明星广告,都在大声宣称——未来已来,挟着“全球首家”的威名,裹着“虚实难辨”的神秘。
我们无法想象短短数年之间,这个行业的突飞猛进之态:
Oculus将曾经动辄数万美元的数字头盔变成了千元人民币级别的家用产品;而人体运动的捕捉与交互设备更是从百万元的天价迅速跌落凡间;Facebook等巨头的加入又让这类产品的愿景顿时栩栩如生。真假难辨的世界,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以及由此而生的世界观和伦理等诸多问题,一下子占领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一副名为VR元年的千钧重担也牢牢地扣在了2016这个原本平凡的年份头上。
受到如此美景激励的不只是普通的民众,更有无数心怀理想的创业者们。
他们中有些人曾经是多年科学数据可视化的研究专家,有些人是智能硬件和电器领域的淘沙者,有些人则是传统的游戏开发和服务团队出身。VR的无限可能性点燃了他们的热忱:哪怕廉价的头显依然存在延迟、分辨率、色散和兼容性的诸多问题,其价格也无法被最终用户所接受;哪怕虚拟空间的交互手段还有待提升,仅仅是鼠标和手柄还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在虚幻空间中所需要的真实触感;哪怕内容短缺和参差不齐,线下体验馆的利润空间还十分不明朗,团队也鲜有相关集成和运营的经验……如果用木桶原理来做比拟的话,当前的虚拟现实行业尚且处处是漏水的短板,也没有确定一个标准的形态,宛如曾经过早诞生又过早死去的PDA。不过勇敢的先行者们却始终坚信,这短暂的黑暗其实恰恰好比智能手机初生时的啼声,而变革的风暴即将到来。
巨头做标准,大厂占赛道,外行赌生态,内行拼内容。似乎并没有哪个行业是从一开始就这般欣欣向荣的,然而真正能够落地的产品,却是寥寥无几。这并非从业者无能,而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阶段,从一个概念到原型,到初代产品,然后迭代,除错,小型化,再迭代……最后终于有机会成为用户的掌上明珠。
而虚拟现实正在这条漫长道路的伊始,很多行为还是必须以具体技术的实现程度为导向。动辄夸下的海口可以带来一时的利润,却无法带来用户的忠诚。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只是为了尝鲜而接触VR,然后因为并不理想的体验而放弃VR,那么对这个脆弱的婴儿无疑是一种伤害。然而众多人在这浩瀚商海中竭泽而渔之时,却恐怕鲜有机会思考这样一个命题:虚拟现实,究竟是一个独立的、值得用户为之掏钱买单的全新行业?还是应当依附于已有的消费模式之上,带来全新而适当的沉浸式感受?
也许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每当我们论及VR色情的时候,用户需求的重点依然是色情;论及VR娱乐的话,重点还是要娱乐。
当前的虚拟现实,如同一席正烧得滚烫的火锅,大家都在添柴点火,看着那腾腾的热气和泡沫欣喜。而等到烟雾散尽,倘若筷子下去却只捞上来一片狼藉,那时候就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了。
因此,是选择拥抱虚拟世界,抑或逃回现实生活——现阶段都还只是建立在摇摇欲坠的小舢板上的美好构想而已。虚拟现实要真正成为人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至构建起真假难辨的黑客帝国,这都还是目前遥不可及的事情。
创业路远,大浪淘沙——咬牙坚持的蚌也许到最终可以口吐珍珠,功成名就;咬牙坚持的卵石却依然是卵石,只是更加圆滑。而身在其中的我们,与其大发感慨和宣言,倒不如共同把自己的技术积累做足,把木桶短板弥补。就像是即将展翅的鸿雁,腾飞之前,总要先脚踏实地为好。
编者注:王锐曾写过14年前的高考满分作文,那么这篇作文,你会打几分?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