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1
本文作者: 陈孝良 | 2016-09-06 15:43 |
雷锋网按:本文作者陈孝良,工学博士,中科院声学所副研究员。
可穿戴设备鼻祖Jawbone最近陷入了困境,种种迹象表明:这家红极一时的独角兽正在衰落。
Jawbone是一家依赖概念和融资存活的企业,其主打产品智能手环并没有技术门槛,而且也没有挖掘出用户需求,销量远不及国外的Fitbit和国内的小米。其实,即便主打高端市场的Fitbit手环和打出低价牌的小米手环也是乏善可陈,既没有用户的当前刚需支持,又没有技术革新挖掘新兴需求,甚至都没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圈起小众市场。因此,当融资环境并不景气时,创业公司必然会失去话语权并走向衰落,一点儿也不会感到让人意外。
但是,Jawbone并不是孤立的案例,还有Google Glass、模块化手机等也都寿终正寝,它代表的是全球智能硬件创业公司的一种典型生存方式,这种方式强调概念,忽略价值,更加关注PR和融资,而不是核心技术和用户体验。从最近爆出的各种创业报道来看,智能硬件创业领域哀鸿遍野。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全球各大媒体最近都在疯狂报道,试图分析和归纳出其成功的原因。亚马逊的Echo诞世5年以来,其销量一直稳步上升,据传今年累计销量能够达到千万量级,这对于售价达到179美元的智能硬件来说,确实是个亮眼的业绩,然而,更为重要的则是Echo的口碑积累一直非常不错。
我们先从市场的本质属性谈起,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Jawbone的失败是因为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而其他智能硬件,诸如智能家居,甚至服务型机器人所描述的需求,其本身就是伪需求。确实,有很多智能硬件创业公司试图创造一种用户需求,比如智能窗帘,但是这种毕竟还是少数。
那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设备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呢?从人性追求美、懒、嗨的进化趋势来看,这是必然的。其实,你手边就有好几个可穿戴设备,比如耳机,天然的可穿戴设备。至于智能家居,难道你内心真的不需要一个忠实的、随叫随到、还能无限干活的机器仆人吗?毋庸置疑需要呀!所以,与其寻找那么多市场的借口,不如先从创业公司自身来找找原因:
第一:融资驱动的创业公司太过娇气
典型的案例还是亚马逊,号称最残酷的华尔街,竟然容忍了这家公司20多年不盈利。还有我们国内的京东,他们的估值已经无法用任何数据来表示了,就连A股也难望其项背。这种超级宽容同样延伸到了创业领域,于是就有了Jawbone连续融资13轮存活下来。这就传递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全球很多创业公司,包括国内的诸多创业公司,自然而然就认为资本的钱是非常容易拿的,只要做做PR,讲讲故事,钱自然就到手了,而到底如何落地,如何盈利,收益怎样,这些最有价值的东西反而都被忽略了。
这种宽松资本环境的另一恶果就是让部分创业公司一直生活在温室之中,经不起任何市场的风吹雨打,既然钱如此好拿,为何创业者还苦逼的去思考、去干活呢?其实哪有容易切入、还能稳稳赚钱的市场,A股两千多家企业,又有几家是民营资本,少数成功的企业也都是苦熬磨难挺过来的。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必然的,创业者做的都是最累最苦的未来市场。即便比较成功的Echo音箱,也苦做了5年,项目几度被停掉,甚至首发都不敢宣传,而采用邀请的方式谨慎推广,而反观其他智能硬件的创业公司,满嘴概念,不见产品,Jawbone连耳机都做不好,何谈可穿戴设备的鼻祖呢。
第二:技术创业的公司几乎不做技术
这是很奇怪的现象,Jawbone做技术吗?似乎不做,因为从来没看到Up手环有什么革命性的变化或者将来有新的技术注入,很多时候我都在怀疑,这是一家工业设计公司。那么国内的智能硬件情况又怎样呢?除了已经死了的一大波山寨型的智能硬件公司,目前活跃的几家似乎也不乐观。
当然,技术投入是非常花钱的,亚马逊仅仅为了Echo的核心技术麦克风阵列,就相继投入了巨资,并且为此收购了多家公司。为了保证效果,Echo的主要成本还是花费在了麦克风阵列上,而国内又有几家这样去评估技术呢?正是这种苛刻的技术追求,才保证了Echo能有较好的声学效果,较短的延迟时间,而这才是实现真实场景下语音识别率提升的关键,自然,效果的提升就是语音交互更加的自然。
第三:技术创业从来不考虑用户体验
这个问题可以从微软开始谈起,即便技术再牛X,也不要强加给用户去适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管是B端还是C端,用户都是最终掏钱的主,而很多创业公司一副牛X的样子凌驾用户之上,这违背了商业的最初逻辑。我们可以挖掘需求引领用户,但不意味着要让用户为技术创新直接买单,当然间接是必须的,否则企业的投入窟窿也补不上。
不尊重用户就很难做好用户体验,没有好的用户体验,自然就无法站稳市场,形成良性循环。但是,这一切都被2VC的创业公司忽略了,不琢磨用户的需求,反而研究起投资人爱好。所以Jawbone很难从用户角度去改进产品,他们有大把大把的机会,但是没有珍惜,而Echo音箱的团队则是必须仔细揣摩用户的每一个反馈,甚至因为同期竞争的其他方案,随时可以把他们的项目停掉。
再来看为何亚马逊Echo音箱的成功,我这里定义为成功,是因为智能音箱这个产品系列以后也会卖得不错。这个问题我曾与业界的资深投资人和市场战略分析人士深入探讨过,其中不乏峰瑞资本的李丰、朱祎舟,KEYTONE VENTURES的朱璘,和联想的李智勇,这几人曾主导投资过国内专业从事智能音箱解决方案,特别是麦克风阵列的新兴公司。
我们大概总结了三个方面,也回应一下圈子里盛传的生态链制胜一说,生态确实重要,但不是Echo成功的核心,因为早期Echo根本就没啥生态之说,哪有公司会为一个没有上量的音箱整合生态资源呢?
首先,来看Echo的需求,Echo毕竟是个音箱,因此其第一属性不是智能,而是音箱。音箱这可是一个大产业,国内就是个千亿级以上市场,A股也上市了不少传统音箱企业。这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存在巨大机会的市场,需求是刚性的,虽然不及手机,但算下你家里的电子设备,除了家电,可不就是耳机和音箱?说到这里我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因为用户手边的设备都和我们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竟然被我们,还有投资人都给忽略了。
其次,有了需求,做不到也是没有意义的。以HiFi和电脑音箱为代表的传统音箱市场已经萎缩,新兴的蓝牙音箱销量很大,但是没有技术革新,反而把原本简单的听音乐需求搞复杂了。本来三个步骤可以听到音乐,现在要花费7步甚至10步繁琐的过程,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听到。所以音箱其实非常需要技术革新。
怎么去做?WiFi音箱显然不行,同蓝牙音箱一样,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智能音箱显然是个方向,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智能音箱首先要解决它是一个“音箱”,声学在线也曾在《智能音箱未来如何?到底有哪些神秘的声学技术?》那篇文章里讨论过这个问题,做成一个好音箱这本身就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才能做到。再加上智能,这又涉及到了更深的声学技术、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技术,全球能整合这套技术的寥寥几家。即便看到Echo的成功,国内至今也没有仿制成功。
最后,还要谈谈智能的问题,到底我们该又如何理解智能呢?Echo给出了很好的示范,语音交互不是一种辅助技术,而是在很多场景要替代触摸屏的核心技术,是下一代的语音交互界面。因此,Echo十分鲜明的去掉了触摸屏,这十分大胆,但是却符合技术进化的趋势。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真的需要仔细思考人工智能的进化问题。O‘Reilly的CEO TIM曾经在Linkedin上探讨了”Fit and Finish“如何让交互更完整,著名作家、科技点评人李智勇老师同样持有这个观点。
国内为何没有出现类似的产品?
国内最先模仿Echo的产品就是京东和讯飞联合推出的叮咚音箱,但是销量并不好,另外一家小智音箱基本死掉了。为什么呢?很多媒体人和投资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和KEYTONE VENTURES的朱璘多次拉各种圈子深聊这些问题。
这两个产品,小智音箱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仅靠山寨死掉了,叮咚音箱的销量不佳则是涵盖了多个技术、生产和产品层面的问题。我不擅长分析别人失败的原因,留给更专业的投资届人士去和大家分享探讨。总得来说,这么久没有出现类似产品走俏,确实也打了我们仿造大国的脸面,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们国家未来的消费升级确实要靠技术去驱动。从技术创业的角度来说,我特别认同峰瑞资本李丰的观点,这是一个价值回归,好人才能赚钱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估技术的价值以及商业变现。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要打造国内的Echo,必然要解决技术和产品的问题,而且应该发挥国内传统音箱行业的优势,带动更多厂商去合力打造智能音箱产业链条。由于智能音箱涉及的技术太过复杂,最好也有一家类似MTK的公司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做好底层的技术支撑和工业生产保障。
国内目前能够提供这种技术的公司非常少,当前仅有科大讯飞、声智科技和思必驰拥有成熟且经过市场验证的麦克风阵列技术,而这是Echo音箱的核心技术,也是Echo音箱的主要成本。但是仅仅有麦克风阵列技术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仅仅解决了智能问题,却没有解决音箱问题,显然,我们还需要一套从模组、OS到云端,包括麦克风阵列、语音识别、语义理解、音箱声效和声波对码等全套智能音箱的解决方案。这些厂商只有开放才会推动国内智能音箱的产业链条,从而带动围绕整个语音交互设计的生态,促进国内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商业进展。但是,具体如何,还要让我们拭目以待!
雷锋网注:本文由作者发布雷锋网,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