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2
本文作者: 金楠 | 2015-05-15 18:33 |
继上个月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之后,昨天,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提到了有关流量方面的问题,而这一次焦点在“上网流量不清零”和“流量可转赠”上。
对此,网友们自然又是喜不自胜,一直以来,两桶油、三大运营商等在人们眼中,就是垄断和暴利的代名词,任何有关二者的批判,都会获得巨大的社会共鸣,更别说这接连两次的发声来自于如此高位。
而就在刚刚,三大运营商已经分别宣布了降价方案,中国移动预计到2015年底,流量综合资费同比将下降35%以上;中国电信则表示百兆宽带费用将会大幅下调,单位带宽价格降幅近四成;中国联通也将采取四项措施,以降低全网移动用户数据流量综合单价20%以上。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昨天才被总理提到的“流量不清零”以及“流量可转赠”问题,在三大运营商的降价政策中也有体现,三家运营商纷纷表示,将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等降费措施。
关于这些热腾腾的措施,不免让人觉得既高兴又无奈——说高兴,是因为民众呼唤了多年,而运营商一直不为所动的东西终于要有所改变;说无奈,是因为民众呼唤了多年,而运营商一直不为所动的东西,如今是因为国家最高层领导人的发话,才终于获得了转机。
不过话说回来,总理这么关心流量费用与清零不清零等问题,其实和去创业大街喝咖啡是同样的出发点,核心仍旧在“互联网+”上,因为互联网的基础就是数据,就是流量,你这部分门槛竖高了,或者是效率跟不上,对互联网本身的进步,是有一定阻碍性的。
不过鲜有人注意到的是,总理对于“提网速、降网费”的态度是敦促,而对于曾导致运营商被告上法庭的“流量不清零”政策,则是建议。那么这两种态度上的不同,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其实流量清不清零,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我们知道,移动宽带并不像固定宽带一样,技术上成熟到可以供所有用户无限流量上网,而只按带宽来计费,比如10M、100M的宽带就是不同的价格。这是由于移动宽带在技术以及频谱资源上有所限制的缘故。
而且,运营商的定价是按市场竞争来的,并非是执行统一定价。因此冲着竞争和盈利的目的,运营商往往会在标准资费之余,提供捆绑销售形式的套餐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的用户。
而套餐还有另外一个用途,那就是帮助运营商分配资源,因为语音和流量,都属于消费与生产同时进行的业务,即用户开始消费,流量才开始生产,用户不用的时候,这个资源是分配给别人的,这就需要对用户需求做一定的预估(同时也是承诺),套餐起到的,还有这么个作用。
也就是说,运营商一共给用户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成本高,但不受限的标准资费,另一种就是捆绑销售,但是足够优惠的套餐。而流量清零,就是用户在享受低成本套餐的同时,所要承担的一种风险。
但归根结底,流量清不清零所牵扯的问题,实际上还是针对标准资费本身。
试想一下,如果用户套餐外按照标准资费计费的流量没有那么贵的话,那么人们对于可能超出流量的担忧,也就不会有这么大,反过来对于剩余流量的重视程度,也就不会有这么强烈。而正因为现阶段套餐外标准计费的流量成本实在太高,人们才会对自己剩余的那部分流量非常珍视,甚至会进行维权。
也就是说,总理在态度上的不同,以及运营商仅时隔一天就对“流量清零”政策作出改变,主要原因在于资费价格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这一步退了,其它方面作出让步也就无所谓了,毕竟流量不清零甚至是货币化,技术上也并不难实现。而对于用户来说,流量清不清零问题,只是对于运营商不满的一个出口,真从需求上说,它更多的意义也只是在于锦上添花。
降价,是给用户心理的解绑,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
运营商不单单提供各种数据服务,它同时也决定着用户对于“流量”等产品的认识和态度,而两者间最直观的纽带,就在于价格上。
相信不少人还记得之前语音为主的2G时代,大家对于每分钟通话究竟是从第55秒还是从第60秒开始计算这一问题锱铢必较的事情,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体现,而在当下,人们对于流量问题的忧心忡忡,也同样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客观来说,这里面,既有人们收入水平较低的原因,但更多的还在于运营商并没有负起足够的责任。
运营商的问题在于,尽管管道化是其不可阻挡的前景,但它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很长时间里,它不愿意放下姿态,反而还因为互联网企业带来的的压力,舍本逐末的与后者贴身肉搏,最后,运营不仅没有巩固和利用好自己本身管道和源头性的优势,也没能避免与互联网企业竞争而落入下风的局面。
由此,无论是3G时代还是4G时代,用户对于流量费用的担忧始终没有被解决过,而月初大胆用,月末精打细算的这种心态,也已经常态化了,这么一来,不仅仅对用户体验是个弊端,对于内容生产者们来说,该问题也同样影响着它们的运营,比如手游,经常是月初爆满,月末则落差的厉害,这本身对于行业来说也并不健康。
而能够推动这一点改变的,自始至终都只有运营商而已,只有后者把服务的成本降下来了,用户对于流量的紧张心态才能有所改观,继而也才能使流量总体的消费和时间得到有效的延长,应用开发者和内容服务商也才能因此而受益——既然我们知道自己在互联网发展上本身就落后于他人,如果还处处局限的话,那么发展则只能是空谈。
虽然走出这一步对运营商来说固然艰难,但长久来看却是绝对的好事,因为不仅是当前在“互联网+”的概念下,包括为了给日后5G竞争打基础,这一步都是迟早要迈出来的,而借着总理放话的机会作出整改,虽然不免谄媚但营销效果和意义却比打广告要高效太多;其次,流量费用下调降低的收入,实际上其通过流量后向经营等方式,能够以远大于其的规模再变现回来,而如果后者发展的好的话,运营商仍旧有可能活的跟以前一样滋润。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