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0
高通等企业正在研发Wi-Fi/LTE融合网络技术,有望解决移动互联网的基础难题:流量成本过高。
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让很多人熟悉了几个专业词汇:3G、4G和Wi-Fi。多数人并不了解这几个词组背后的技术含义,不过实践中人们很快总结出来了它们的区别:3G/4G是按流量收费,而Wi-Fi要么免费要么按时长收费,比前者便宜太多了。
于是很多精打细算的用户会满世界找Wi-Fi热点,到处询问账号密码。只要手机连上Wi-Fi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畅游网络世界,给小伙伴发视频、一首接一首下载音乐。Wi-Fi热点就像沙漠中的一处处绿洲,离开了热点就只能指望着背包里那点农夫山泉了。
但在公用Wi-Fi信号已经随处可见的今天,在移动数据网络与无线热点之间来回切换的体验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几乎每换一个热点就要重新登陆一次,那些自动登陆的应用又存在安全隐患,实在不能让人放心。因为这些麻烦,很多时候用户宁可继续用流量也懒得在两种联网方式中来回切换。
高通和阿朗等通信技术企业即将推出的新技术将解决这类尴尬。新的手机芯片可以同时使用两种网络,或在网络间无缝切换。运营商进行技术升级后,智能手机就可以自动识别周围可用的Wi-Fi信号,无需用户操作就可接入运营商的Wi-Fi热点。在切换过程中设备的公网IP不会变化,OS与应用的既有通信不会中断。而且即便设备连入公共热点也依旧能保证通信的隐私性与安全性。
消费者当然非常欢迎这项功能:首先打听热点位置、热点登陆方式的麻烦消失了;同时因为手机会在获得Wi-Fi信号时就自动连接,无形中增加了利用热点的时间,减少了3/4G网络的流量消耗——一句话说就是又省事又省钱,岂不美哉。
不过新技术可能更让运营商感到兴奋。很多运营商都花费大量资金和精力来铺设公共Wi-Fi热点,却因为这些热点用起来不方便而难以分担3/4G网络的数据压力。现实中,本来可以由低成本的Wi-Fi热点承载的许多通信流量依旧跑在了3G网络中,对网络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如果广泛分布的Wi-Fi热点能起到无线通信基站的作用,两种网络无缝融合,则3/4G网络的数据压力就可以减轻许多;同时,运营商只需增加很多低成本的Wi-Fi热点就可以轻易覆盖诸如写字楼、商场、饭店、地铁、公交等场所,恰恰这些场所的无线数据需求占到了移动通信需求的多数比例。换句话说,新技术让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成本显著降低了。
成本下降后,运营商终于可以向用户提供便宜得多的无线网络资费计划了。将来公共Wi-Fi与4G网络的计费很可能合并,统一提供超大流量甚至无限流量的套餐。因为大多数高流量需求的应用场景都在低成本的Wi-Fi热点覆盖范围内,所以即便是无限流量套餐也不会给运营商带来太大压力。毕竟Wi-Fi热点不需要建设成本高昂的基站,维护也比4G基站省事得多。至于用户这边,只要能获得低价、高速和稳定的网络服务,没人在乎手机究竟是连入4G网还是Wi-Fi热点。
一旦包月无限流量服务成为市场主流,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最后也是最大的绊脚石就不复存在了。移动应用不用再考虑数据流量限制,可以放心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服务。3D实景将成为地图服务的默认功能,购物应用里随处可见视频介绍,手机游戏也可以用上高大上的云渲染,等等。获益最大的可能是各种通信应用——既然用app打电话不用考虑流量消耗,为什么还要守着按分钟算钱的传统电话?电话号码将走入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时代的ID系统。在这一浪潮中,各大互联网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生活的渗透,而传统运营商也会彻底管道化,成为基础服务的提供者,安心收取用户固定的月租费用。
智能手机高速发展十年后,移动互联网业界终于看到了无限流量时代的曙光。幸运的是,建设大统一网络对运营商的要求并不高,大家要做的主要是软件升级和计费方式改变。手机厂商也将很快应用新技术,为其普及做好准备。再过两三年,超低流量资费甚至无限包月套餐就会随着4G/Wi-Fi融合网络一起快速成为主流,我们为流量担惊受怕、为打听热点密码东跑西颠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除了要被老婆天天视频查岗的苦命老公们,恐怕所有人都会感到高兴吧。
雷峰网特约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