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17
本文作者: 量衡 | 2015-11-18 18:11 |
一辆新车,皮革和胶水散发出的污染物浓度之大可以直接闻出来。而当车开久了,座椅仪表盘等就会持续散发出一定量的污染物,不常开车窗的话污染物会积累到影响健康的水平。一般车主每天至少有大半个小时在车里,选择一款合适的车载净化器去除这些污染物保持空气新鲜还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空气净化器的产业链日渐成熟,很多核心部件都可以直接购买,大大降低了空气净化器市场的门槛,包括小米在内的大批厂商开始涌入。但这绝对不意味着空气净化器不需要技术积累,老牌企业在这个领域耕耘多年的经验,都体现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外观造型、功能取舍、空气净化技术和附加功能的整合。而这些都是所谓的互联网新兴品牌在宣传性价比的时候所妥协甚至是故意忽略,但又切实影响用户体验的地方。
新晋厂商的另外一个坏习惯,就是喜欢赶双十一之类的促销节点销售,而结果往往就是对产品设计品控做出妥协。相对而言,传统老牌厂商对产品的态度要更加谨慎和负责,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产品更新周期,在新技术验证之后才会推出新产品。这也是笔者对诺基亚、moto等老厂商更加信任的重要原因。
而今天评测的SmartAir 330是老牌500强企业飞利浦推出的一款车载空气净化器,官方的宣称点是设计和技术的不妥协,现在就来看看它究竟不妥协在哪里。
配件从左到右,包括防滑用的泡棉胶条、香薰盒、车载供电插头、杯座托架和机器本体。车载点烟器插头的电源线长度接近4m,长度非常充裕。
杯座托架内置锂电池,可以为净化器独立供电,还为净化器本身节省出重要的空间,让机器可以做得更加小巧。
其顶部是3触点的电源接口,以及固定净化器的卡扣。底部有魔术贴,可以用在杯架过浅的车上。而对于杯架口过宽的车,可以使用赠送的泡棉胶带填充固定。为了适应不同车辆,特意做了这么多配件,官方的不妥协都延伸到随机配件了。
它的体型即使放在车载净化器里面也很小巧。虽然外观设计很简洁,但里面还真有很多非常细致贴心的设计,设计用心度完爆很多手机平板等手持设备。
机身设计很有科技感,顶盖有网纹装饰,抛光面下是显示器,其下方是触控按钮,而条状的状态指示灯则隐藏在了顶盖之下,逼格很高。
顶部是进风槽,侧边下方是出风槽。为了保护车内的杯架,净化器底部统一使用类肤涂层,触摸手感很舒服。
打开上盖可以看到自带提手的滤网,侧边有防滑密封用的泡沫。核心的 H12医用级HEPA预过滤网,30分钟内去除超过99%的PM2.5颗粒污染物,同时配有飞利浦独有的HESA滤网,可以有效净化高达99%的甲醛,甲苯,TVOC等有害化学污染物,其厚度甚至比一些室内空气净化器还要厚,用料并没有因为是车载设备而妥协。
滤网上方是机器的香薰槽,随机附送的花香型香薰盒可以直接放入其中使用,香薰盒由瑞士奇华顿提供(这可是迪奥、香奈儿、古驰香水的指定供应商哦),官方还额外提供了三种香味可供选购。这种设计也充分利用了狭窄的车内空间,车主可以少摆放一个香薰了。
SelectFliter复合净化技术图
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原理和普通空气净化器一样,都是通过制造风道,用风扇让空气从一边进入,强行流经滤网后再排出。所以净化器最核心的其实也就是风道设计、风扇功率和滤网。
SmartAir 330采用的是上进风下出风的风道设计。为了增大进气面积,进出风口设计在了两侧,竖放时可以优先过滤最核心的前排空气。
机器的组装过程很简单。使用自带的棉条胶带或者魔术贴,把支架固定在杯座托架上,最后把主机接上电源线卡入卡扣就搞定了,远比想象中的简单。实际行车时因为有棉条胶带和魔术贴,所以不会有同类产品常见的摇晃异响。
从很多方面都可以发现SmartAir 330是经过设计的产品,甚至连电源接口也“不妥协”。很多车载设备的电源线没有防踢设计,用起来的安全性不足,而这款空气净化器的电源接口加入了防踢设计,一旦合上杯座托架就无法强行拉出,就算不小心踢到线也不至于让电源线飞出了。
机器的操控针对车载用途大幅简化,全机只有一个触摸按钮,长按开关机、轻触开关可以在强弱风和自动模式之间切换。
显示器会显示机器是否已经连接手机,以及车内实时的AQI(中国气象局官方空气质量指数)。而AQI指示灯也会用不同颜色展示空气质量,行驶过程中,看一眼就能知道当前空气质量了。另外,指示灯也会在滤网需要更换时进行提示,用户只管用就是了,这种免干预的省心设计才是车载设备应有的状态。
SmartAir 330参数表
车内空间毕竟有限,所以车载净化器的风力需求也不用像家用净化器那么大,可以把体型做得很小。SmartAir 330的参数相当漂亮,CADR值为10,应对一般只有3立方米的车内空间绰绰有余,可以在1小时里过滤99%的PM2.5颗粒污染物、烟味、花粉、病毒细菌,以及来自尾气、工业污染的有害化学物质(甲醛、甲苯和TVOC等)。
我们使用香烟来模拟车内空气污染物,测试车型为索纳塔8。在密闭的车内点燃香烟后,香烟燃烧3分钟后熄灭。接通机器的电源,空气质量读数从平时的50左右直接飙升到800多,同时机器指示灯也从蓝色变成红色,警告空气中污染物严重超标。
随着读数飙升,机器的风速迅速提升,甚至可以看到烟气被吸入进风口。5分钟左右,车内空气读数再次恢复到50左右,效果立竿见影。
而噪音方面,机器正常待机会根据空气质量调节自己的风速,正常工作下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而在空气质量读数破百,以及手动强风模式下则可以听到比较明显的风声,但一旦和行车噪音相比,就很难察觉了。总体来说,体型这么小的空气净化器能有这样的空气处理速度和噪音控制已经出乎预料了。
在这个无人驾驶开始崛起的时代,很多车主都有智能车载设备的需求。而智能恰恰是SmartAir 330的重要卖点。通过内置蓝牙和智能模块,车主可以轻易通过app控制SmartAir 330。
官方提供了一款名为“怡动净化器”的手机客户端,支持iOS和安卓手机。净化器通电后,手机的蓝牙设备列表就可以看到名为GoPrue的设备,直接点击即可连接,进入app即可使用。机器很大胆地取消了蓝牙设备传统的对码过程,也是其在app上“不妥协”态度的一个体现。毕竟蓝牙控制距离就只有10来米,而金属车厢本身就有隔绝蓝牙信号的问题,一部车最多一个手机控制,其实已经不太需要繁复的对码过程了。
首次打开应用会有简单的功能介绍,机器的智能功能做得很克制,留下来的都是些高频使用的功能,主要包括风速设定、定时清洁、车内外空气质量检测和记录等几个。
app首页重点显示了车内外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顶部分别是风速、电源开关、滤网购买和状态分享入口。左侧栏顶部有蓝牙连接状态,以及机器的电量指示等功能入口。通过首页即可以方便地检测机器和车内的状态。
传统车载空气净化器要手动开关,无法远程控制和设定工作时间,结果开车的时候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呼吸到过滤后的清新空气,而且很多净化器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清洁完车内空气的。如果无法提前或者定时净化,对于短途开车的用户来说,或许到了目的地后还没完成净化,这样净化器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预约净化是车主的重要痛点,也是智能车载空气净化器的重要卖点。SmartAir 330可以像设定闹钟一样预约自动进化时间,把定时净化时间定在上下班时间之前15分钟左右,等到自己上车的时候,车内的就是经过净化的空气了。
定时净化页面中可以设定具体时间,重复周期,以及自动净化的时间长短。如果对车内空气要求特别高的话,可以设得更加密集。
笔者也是第一次看到能有像计步一样,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记录并生成曲线的空气净化器设备,不得不为厂商对空气质量的重视点赞。历史曲线“当前”记录中会显示15分钟内的全程空气质量变化,根据这个数据可以详细了解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质量和时间曲线,如果对空气质量有高要求的用户,可以根据这个数据变化来决定要提前多少时间打开净化功能。
除了短时间内的详细记录,每次打开应用和机器通电时的空气质量数据都会被记录下来,并绘制成一整天的曲线,其最长的记录周期可以长达4个星期,可以回溯整整一个月的空气质量数据,数据党表示相当满意。
一般车主较少开车窗,会导致有害气体累积,有了空气检测和记录功能,就可以让不少用户意识到车内空气质量的问题,以便即时开窗和开净化器。当然,最方便的方法还是直接调成自动模式,让机器自己根据空气质量自动净化空气。
和大家熟悉的手机电脑不一样,车载设备更需要的是易用、实用和稳定,毕竟开车时需要专心,车载设备的任何问题都可能会影响驾车人的行驶安全。所以飞利浦把SmartAir 330设计得异常简单和专一。
从硬件上看,结实的做工、分体式电池、防踢电源线、防误触的上盖都能看到它细节设计上的专业。软件上主推最重要的预约净化,以及详细得非常夸张的空气质量记录功能,都体现了对核心功能的专注以及对所谓“智能化”的克制。核心功能不计成本,无关功能保持克制,这种不妥协的态度,确实换来了更省心易用的使用体验。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