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月18日,腾讯云组织了一次交流会。据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了解,今年腾讯云金融团队会加大出海力度,并增加新的架构师等,来支持海外团队的市场开拓,尤其是香港,将会其重点攻克的“桥头堡”。
眼下腾讯云金融加快出海步伐,有内因,也有外因。
外因是,现阶段香港金融机构的基础建设升级需求,在明显增加。
原来,相较于内地,香港整体金融机构的IT基础设施是比较薄弱的。雷峰网曾走访过一些香港的中资券商,其中一家国内的OA系统早已经使用好久,但其香港分公司却还未有,由此可以窥见香港金融机构大体的数字化水平。
过去,香港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升级动力也不算很强,核心原因还是不缺业务,但这几年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许多的机构原有业务增长缓慢,都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这也让香港金融机构升级IT基础设施有了一些迫切感。
微众银行数字金融发展部副总经理周铭观察到,这一波AI大模型的出现,许多机构要进行数据训练,这时发现底层的IT设施很难支持,还有的机构想趁着香港Web3企业的大量流入,做香港业务,也面临同样境况。于是一场IT大升级正在徐徐启动。
富融银行就是一个案例。2023年伴随着中企出海的热潮,富融银行在战略方向确立要将出海中企的贷款服务做为重点业务,支持国内企业出海。该战略确立后,富融银行副行政总裁、首席技术官邱家骅很快发现,原有的IT系统“不够用”了。2023年12月,富融银行启动了新核心银行系统的切换项目,决定对银行中的5大核心业务系统、150多个子系统来个“大手术”。
通过性能、成本等角度的厂商选型后,最终他们选择了和腾讯云合作。2019年富融银行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虚拟银行牌照,2020年年底正式开业。在2023年底这场合作之前,富融银行跟腾讯云的合作其实也已开展,富融银行的数据中心早就是部署在腾讯云香港的节点上。
而对于这次合作的成果,富融银行副行政总裁、首席技术官邱家骅预计到2027年,其IT部门的非人力成本在3年内将显著减少53%,新需求开发时间由平均6个月下降至3个月。
除外因,腾讯云金融今年加大出海投入也有内因。
过去几年,腾讯云金融在国内是经历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在2020-2022期间,随着国产自主创新时间表期限日渐将近,银行、保险、券商等机构核心系统切换工作不得不加速,这让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等国内云厂商深入迈入金融机构的好机会。
在这期间,腾讯云借助微信支付等多方联动,拿下了不少大项目。国内前十大银行里,有7家都用了腾讯云TDSQL,包括工行、农行、中国银行、建行、交行、邮政储蓄、招行。
但到2025,国内云市场整体增速在放缓,如何寻找新的增量,成为了腾讯云金融的一个核心命题。
早在前两年,腾讯云金融业务团队与腾讯云国际杨宝树团队的相互配合之下,已经在海外金融市场上做了一些案例,并且尝到了一些甜头,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已经产出了一些成果,比如在印度尼西亚,当地最大数字银行Allo Bank 选择了腾讯云基础设施和数据库TDSQL等产品,在开业5个月内就收获了500万用户。
而此次富融银行的案例,于腾讯云而言,是其在服务海外客户上的又一次突破,因为富融银行这个任务只给了10个月的完成时间。据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透露,此前他们做国内大行的项目,时间动辄都是2-3年。但在去年年底时,这个项目是已经顺利迁移完成,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最繁琐、难度最大的数据迁移,仅用了6个小时,比预计还提前了2小时。而这也给了腾讯云金融今年加速排兵布阵,加速进军海外市场的信心。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