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业界 正文
发私信给覃倩雯
发送

0

出海四小龙2025年观察:速卖通的变与不变

本文作者: 覃倩雯   2025-02-21 12:18
导语:“阿里成立电商事业群后,速卖通有哪些新的想象空间。”

“2024年,AIDC(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能保持快速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就是速卖通。”

“组织架构调整后,速卖通还能拿到多少资源?速卖通如何证明自己还有一战之力?”

2024年11月下旬阿里整合国内与海外电商,成立了新的电商事业群。这意味着两大业务从相对独立走向了强协同。

行业内的讨论焦点在于:速卖通接下来的策略是什么,平台可能会做哪些调整,以及速卖通是否能维持在电商江湖的优势地位。

随着近期的一系列调整和变动,答案似乎正变得逐渐清晰。

阿里如何统筹电商业务的优先级?

2022年7月的某个下午,杭州总部园区的会议厅召开了一场严肃的会议,上至部门负责人,下至三五人的小组长,所有速卖通管理岗员工都被要求参加。

整整一个多小时的脱稿演讲中,没有PPT、没有Word、没有Excel。但会议目的很简单,重整速卖通的意志力传达到位。

在那之后,速卖通全面起飞,人、资源、钱不断涌入,GMV增长也异常迅猛。

在2022年之前,速卖通在阿里众多业务中的优先级并不高,能拿到预算也比较有限。

阿里内部人士吴正表示,当年速卖通的逻辑是你挣到钱就可以去做投放、做增长,如果你自己挣不到钱,那就没法去做增长。AIDC成立后,速卖通的局面彻底扭转了。

之所以要提及两年多前的这场旧事,是为了引出这样一个话题,速卖通正处于上升期,阿里把所有电商业务统一管理后,淘宝天猫、速卖通、1688这些大业务的优先级怎么排?

接近阿里的分析师李方认为,海外电商经过两年时间的梳理,策略已经比较清晰,且增长势头不错,理论上不需要再做大的调整,顺着既定的路线去走就行了。而国内电商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因此新电商事业群的最高领导层短期内或许会把更多精力放到国内电商业务。

“AIDC的B2B业务是盈利的,Lazada已经盈亏平衡。目前,淘宝天猫依旧是阿里集团最大的现金奶牛,管理层把精力放在国内电商业务,提升集团利润,也能更好地支持海外电商业务的扩张。”

据阿里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阿里营收为2801.54亿元,其中淘天集团营收为1360.91亿元,占比48.5%。而阿里国际营收同比增长32%至377.56亿元,阿里方面表示,主要由跨境业务的强劲表现所带动。

在2025财年Q3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蒋凡表示,阿里国际业务未来的一个盈利路径比较清晰。

速卖通当下的最优解

大家都知道前两年,速卖通业务一路狂奔。

高速增长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两年从全托、半托到POP,包括速卖通、Temu在内的跨境电商平台一直在尝试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商家的体感认为,速卖通频繁的变动和调整一度让商家感到迷茫。因为全托、半托、海外托管、POP四个模式的运营逻辑又不一样;商家一是被分流得厉害,二是非常不适应,在不同模式下切换,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同一盘货,POP模式是一个价格,全托又是一个价格,半托管又是一个价格,海外托管又是一个价格,商家没动力去做那么多精细化的运营。”陈铠吐槽道。

出海四小龙2025年观察:速卖通的变与不变

但话又说回来,好的商业故事并不只有星光坦途,也正是在一系列调整中,速卖通的战略越来越聚焦。

在投资人小施他们二级市场看来,速卖通的上策,应该是始终把握住自己在POP模式上的优势地位,积极应战。

速卖通反应过来之后,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2024年9月,速卖通重申自己的定位:“托管 + POP”双轨驱动模式,让不同类目商品有了更明确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从平台基因看,POP是速卖通的优势赛道,通过重新挖掘POP模式的潜力,速卖通还有新一波的关键增长机会。

回到行业视角,当下整个跨境行业经历了一波内卷后,无论是Temu还是速卖通,模式创新都已暂时告一段落。

此时的速卖通按照2024年的策略与路线去跑,既能更快的消化过去大规模扩张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能让商家进行休整,去更好的适应平台的规则与业态。

当然,战略不变,战术却可以持续进化。

近期,速卖通在非洲开启小范围试水分销业务,采取的策略是招募合作伙伴来扩展前端业务,并通过分佣模式激励销售。

不仅如此,新的电商事业群成立后,国内和海外电商业务在组织层面能够实现更好地协同,从而对速卖通的发展产生助力。

有两个信号,一个是菜鸟国际电商物流团队与速卖通融合,另一个信号则鲜少被人关注到:淘宝出海包邮项目从服饰品类扩展到全行业商家,包邮的站点也进一步扩大至13个,主要服务于当地的华人市场。

雷峰网了解到,最开始淘宝出海包邮就是淘天和阿里国际一起来做,淘宝主站负责招商,阿里国际负责在海外市场的物流和消费者运营,做得好不好,责任一起背。当时,双方都扛了一个激进的增长目标。

今天不少外部评论者认为,淘宝出海包邮算是拿得出手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最早主要试点做大服饰出海,去年8月2日正式上线,这一试点让淘宝服饰行业整体的海外成交金额增速达到近4成。

“阿里的战略方向十分明确,目标是实现全局最优布局。”多位行业人士告诉雷峰网,国内外电商拉成一盘棋,减少内耗,恰恰能为速卖通带来更多助力。

显然,这个阶段的阿里想得更清楚了:沿着主线拓展自己的增长边界。

求稳的速卖通,依然有底气

在复杂的国际业务生态里,当下的速卖通与对手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究竟在哪儿?是对商家的把控吗?是基建更强吗?是人更多吗?

比较直观可见的是,速卖通在全托管上投入了相当高的基建成本和广告投入。

2024年初,速卖通拿下了2024欧洲杯独家电商赞助商,并签约贝克汉姆为全球代言人。另一边,速卖通在美国东西海岸以及西班牙、法国、德国等主要欧洲国家建立了多个海外仓。

其结果是,2024年三季度阿里国际零售业务营收256.18亿元,同比增长35%,增长主要来自于速卖通Choice业务。对速卖通而言,这些持续投入积累出来的资源与能力,会继续在今年发挥出更集中的规模效应。

出海四小龙2025年观察:速卖通的变与不变

尽管当前国际形势骤然变幻,包括TikTok和Temu在内的平台都面临着许多政策风险,但其对速卖通的直接影响仍然较小。

更为关键的是,早年因为阿里上市的缘故,速卖通在很多年前就进行了一轮合规建设。从这一点上看,速卖通遭受的政策风险也是最小的。

这是关乎业务层面的,接下来,说一说人。

在员工的视角里,速卖通很少有像这两年的高光时刻。

其一是,成绩更好了,其二是大家更有战斗力了。“财报出来后,你都能感觉到团队整个氛围变了,大家看到了希望。”一位速卖通员工对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表示。

回看2022年至今,AIDC的组织活力有了很大提升,团队的战斗力被重新激发了出来。

熟悉速卖通的人士告诉雷峰网,2024年以来,速卖通已经成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下最拼的部门,员工干劲十足,经常加班到很晚。

提升人效的另一招,是组织层面进行高效协同。正如前文所说,今年初菜鸟部分国际电商物流团队与速卖通融合。

新的策略和目标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有的已经就绪,等着一级一级落实;有的还在频繁微调。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阵势浩大的组织变动虽然疼痛,但只要目标清楚,战略方针明确,速卖通的战争效率就高。

本地化与反内卷,速卖通的差异化竞争

虽说过去速卖通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放眼如今的国际市场,不管是市场竞争、业务增长上还是流量焦虑,摆在速卖通面前的挑战依然巨大。

除了前面提到的合规建设更早更完善,本地化也是速卖通提早布局的一步棋。

以韩国为例,2023年起,速卖通就一直霸榜韩国购物类APP下载榜第一。但速卖通并没有停滞在跨境这个圈子里,而是迅速启动了本地化,包括本地招商、本地员工等。

很快,速卖通以一骑绝尘的姿态占据了跨境电商85%的份额。

据韩国市场调查机构Wiseapp・Retail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韩国消费者在速卖通AliExpress和Temu上的支付金额分别为3.6897万亿韩元和0.6万亿韩元。

本地化布局不仅让速卖通成为韩国跨境电商毫无疑问的第一名,更对本地电商平台形成了竞争态势。根据韩国媒体报道,速卖通的DAU仅次于Coupang,位居第二,超出TEMU、11街、Gmarket等其它韩国本土电商平台。

供给方面,当其它平台用仅退款等过度极致的售后条件来迎合消费者的时候,速卖通率先开始了“反内卷”,用技术手段拦截羊毛党,把商家从低价竞争、低质竞争中解放出来。

在全球跨境电商格局加速重塑的2025年,“出海四小龙”将面临新的变量:美国关税新政、新兴市场争夺战、以及供应链端的全面升级。

这些变量不仅考验着“出海四小龙”们的应变能力,更折射出行业新阶段竞争的核心逻辑——谁能率先洞察趋势并作出布局,谁就能抢占先机。

而就速卖通而言,还面临着另一个内部变量:阿里整合电商业务。不过,生产关系变革,只是第一步。对一个大公司来说,有效的策略和落实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

阿里电商拧成一捆绳之后,留给速卖通的想象力也远不止于此。

欢迎广大电商从业者添加作者微信:qqw_501,一起聊电商平台&品类。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