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政企安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作者:史中
2016/11/25 00:14

我有个表姐是农村的,没读多少书。但 2011 年左右,我发现她突然懂了很多东西,时不时用微信发一些心灵鸡汤或者养生的东西给我。

广东省网信办网络新闻协调处处长林德荣如是说。

这个简单的场景,却描绘出微信带给中国社会的巨大冲击。正如前腾讯 CTO 张志东不久前在内部讲话中所表达的,

微信在 1 亿用户的时候,这些用户都是互联网的“老鸟”,而在微信发展到 6 亿用户的时候,已经裹挟了三四线城市居民,中老年用户,县城用户,农村用户。

这其中,一定有你年迈的父母,或者有你远在乡镇的亲人,或者有你不谙世事的孩子。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老人在使用微信】

如今,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经飙涨到8.46亿人。中国社会的绝大多数有生力量,藉由微信接收到了史无前例丰富的信息,拥有了自由表达的权力。

微信像是一面镜子,在赛博世界重现了中国社会的一切聚散离愁。

但镜子从不撒谎。现实世界的丑恶,伴随着微信治下的八亿子民一起乔迁到了这个新世界。可以想象,这让腾讯,作为一个企业,承担了多大的压力。

腾讯作为广东公司,根据“逗利是”的文化而发明的“抢红包”重塑了人际关系,旋即成为了线上赌博最公平的“赌具”。


为了聚合信息而设计的微信公众号,成为了我们获取意见的重要渠道,也慢慢成为了谣言的温床。


为了增进感情,分享信息而设计的朋友圈,成为了很多人每天醒来第一秒就要查看手机的理由,也一度成为了传销的宣传阵地。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赌博微信群】

平心而论,如果让微信的同学在设计这些功能的时候就预见到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未免太不公平。但是,我们的父母,可能每晚都在用关切的口吻给我们转发着谣言。我们的孩子,可能已经被拉进满是淫秽和诈骗信息的微信群。这些都真真实实地在发生。

抛开一个全国关注的明星企业对于八亿人的责任不说,单单这些灰色产业给微信造成的法律和平台风险,都足以“逼迫”微信想办法填补“工商局”“公安局”“科学家”“辟谣者”在这个虚拟世界中的暂时缺位。

无数事实证明,解决问题可以有很多方法,但“后退”绝不是其中之一。就在今天,微信发布了《2016年微信生态安全研究报告》,微信生态安全的众多部门的童鞋们,也向外界通报了他们这些年所做的努力。

如何死磕谣言

  • 易拉罐不能直接对嘴喝,因为上面经常粘上老鼠尿而致人死亡。

  • 瓜农为了催熟西瓜,会给西瓜注射对人体有害的催熟药物。

  • 无子西瓜是因为施用了避孕药。

果壳网、分答创始人兼 CEO 姬十三列举了这些已经传烂了的谣言。每隔一段时间,这些谣言就会卷土重来,生命力旺盛超越人类想象。果壳网正是微信合作的四百多个权威识别谣言的账号主体,其他的主体包括人民网、公安网警等。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果壳网、分答创始人兼 CEO 姬十三】

微信安全风控负责人、腾讯安全策略专家金璇说,谣言的识别,有时需要强大的专业知识背景。为了死磕谣言,微信和很多专家进行合作,包括科普机构、科学家、医生,甚至还有民俗学家。

姬十三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在果壳网之前,他曾经做过科学研究。研究的对象是猕猴。如果一个猕猴被树上的香蕉砸到,就会马上发出大叫,而由于它的大叫,整个猴群都会跟随大叫,感觉非常紧张。

他认为,人类也一样,会在第一时间放大自己的恐慌,并且传达给周边的人。这就是根植于人类基因里的谣言土壤。

如今,辟谣已经成为了果壳网的“重要任务”。经过研究,姬十三发现谣言的来源主要分为四大类:

1、大众媒体的不准确报道。例如“外国科学家说北京雾霾是中性的,毒性比伦敦毒雾低”这个谣言,外国媒体确实报道了科学家的研究,相比伦敦毒雾,北京的雾霾更偏向于中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毒性比伦敦低。

2、不靠谱的科学研究。例如“芹菜杀精”。少数半吊子“科学家”通过并不严谨的科学实验得出了惊悚的结论。

3、娱乐性质的创作。例如“秋裤能使人失去抗寒冷能力”。这种谣言的创作动机纯粹是作者“炫智商”,如果你相信,就证明了你的智商确实不如人。

4、商业利益驱动。例如“植物伟哥玛咖”,鼓吹玛咖有壮阳效果的人,往往能从谣言里获得经济利益。

谣言有着共同的特点。例如很好读的题目,很惊悚的逻辑,看上去有趣的内容却多数表达了负面信息。

2011年愚人节,果壳网发表了一篇“愚人特稿”。文章说经过科学研究,多叠几次厕纸可以预防痔疮。这种明显的玩笑再后来却被很多媒体一本正经地引用,这让姬十三哭笑不得。可见谣言的产生多么容易。

果壳网粉碎谣言的方式是:发现选题--拆解话题--找到文献和科学依据--发表辟谣文章。

让姬十三和腾讯的童鞋们欣慰的是,每天果壳网的辟谣公众号“谣言粉碎机”通过微信被阅读达到几十万次。对于微信来说,每天科普文章触达用户 160 万次,从 2015 年至今累积辟谣达到了 60 万条。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微信安全风控负责人、腾讯安全策略专家 金璇】

在微信面对的所有威胁里,谣言可能是最不致命的,为什么微信要如此死磕谣言呢?金璇举了一个例子。

曾经有一款游戏做了一个小功能,玩家可以在某个隐藏场景砍金币,而这些金币可以到游戏公司兑换礼物,相当于有了经济价值。最初每个金币可以兑换一块钱。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游戏主要内容,而去专门砍金币。后来金币迅速贬值,十个金币才能换一块钱。不仅如此,游戏的生态被破坏了,导致运营不下去了。

一个小小的金币,却让游戏的价值迅速贬值。这就等同于一个谣言之于微信生态的破坏。可以想象,当微信群和朋友圈被谣言蚕食,你还会觉得这个平台值得信赖吗?

如何手撕传销

普通人可能难以想象,为了应对利用微信进行的违法活动,微信有一个相当专业的法律团队。这些团队不仅和公安机关对接,死磕黄赌毒,还在公安机关不能及时介入或难以介入的时候扮演评判者。

手撕传销组织就是微信的日常。连公安机关都承认,定性传销组织非常困难。一个社交平台却必须专业手撕传销,有些让人心疼。不过,处于种种考量,微信必须做这件事。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刑事保护中心总监毛晟斌说,根据研究,团队总结了传销组织的三大特点:

  • 团队计酬

  • 拉人头

  • 收入门费

2015年9月,根据这些特点,微信发布了整顿分销的规则,处罚了80多家账号主体。这件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连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微商都人人自危,感觉朝不保夕。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星火草原传销在朋友圈的宣传】

这些传销中,最知名的大概就是“云在指尖”和“星火草原”了。这两个传销案涉及的人群非常广,相信正在看文章的你也可能在不同场合接触过这两个传销信息。让微信童鞋骄傲的事,这两起传销案的告破,微信在取证和调查中提供了帮助。

如何干掉网络诈骗

男童鞋们可能在不同场合接触过如下情形:

美女加微信,说你给我发10块红包,我就给你看我的“自拍”和“小电影”。你经不住诱惑发了红包,然后被对方拉黑了。。。

对于这样小规模而隐蔽的诈骗,微信往往只能依靠用户举报来收集信息。然而,出于不可言说的原因,似乎受害者并不愿意按下举报按钮。这就给微信的打击带来了难度。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不过,在其他不是那么羞羞的场景中,举报一旦被识别,微信系统会自动对对方账号做封禁等处罚。

不久前,有人开发出了一种利用微信付款码的诈骗方法: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你可能已经看懂了,骗子在利用受害者的付款二维码盗刷钱款。在接到举报之后,微信调整了规则,让付款码截屏使用无效。这种诈骗方法于是走到了死路。

然而, 利用微信的诈骗方法层出不穷。例如有骗子会仿冒他人微信的头像和朋友圈,招摇撞骗。有一个极端的例子:

某公司财务被拉进了一个微信群,里面有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但实际上除了他自己,群里的所有人都是盗用头像的骗子。通过聊天,蛊惑财务对外转账。

金璇介绍说,一旦发现自己的微信身份被冒用,可以通过简单的流程向微信举报,一旦符合判定规则,很快可以将对方封禁。

另外,和电信诈骗类似的方法也会出现在微信上。骗子往往精确地掌握你的个人信息,然后实施定向诈骗。对于这种情况,大多数情况需要用户自己提高意识,像保护自己的电话号码一样,保护自己的微信隐私信息。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微信的投诉入口】

当然,微信的生态安全策略还包括公众号的原创保护,安全登录验证,反多开红包外挂等等。

八亿用户每一次打开微信,都是对微信的信任。这些信任里,包括了相信微信可以让自己安全地支付,包括了相信微信让自己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包括了相信微信正在努力让自己的亲人不受传销欺骗。

八亿人的信任,足够让微信如履薄冰,不敢倦怠。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微信世界的8亿子民:你的父母如何躲过谣言,你的亲人怎样不受传销欺骗?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