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网独家获悉,今日上午,谢欣发布内部全员信,表示飞书将精简团队规模。
谢欣在内部信中提到,经过反复多次的讨论和非常慎重的抉择,我们决定做一些调整,会适当精简团队规模。
实际上,几天前,一位飞书人士曾告诉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谢欣今年的年度 OKR 中提及一项重点内容为财务健康。另有知情人士称,飞书今年期望收入能覆盖商业化团队的员工,公司将只负责承担产研团队的成本。
但上述信息得到飞书方面的否认。本着新闻求实的态度,雷峰网未予以发布,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飞书是从字节内部孵化出来的产品。当年,字节在使用一圈企业办公产品后均不满意,最终决定自行研发 Lark(飞书),并用于内部使用。
2019年,飞书开始不再满足于内部使用,加码对外商业化,团队人数随之快速扩张,最高时曾接近万人。但在当时,“赚钱”还不在飞书考虑范围内。时任飞书负责人张楠(男)曾说到,中国 TO B 市场才刚刚起来,商业化前景应该看五到十年,更看重在先进企业里的渗透率。
如今,五年之期已到,飞书的商业化走到了关键时刻。2022年,飞书 CEO 谢欣在内部员工会上宣布,飞书当年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达1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2.7倍,1亿美元也被视为 SaaS 企业的一个分水岭。
不过,对飞书来说,1亿美元的营收远谈不上曙光已到。过去几年,字节一直“扛着”飞书的亏损前进。如今,字节已经对游戏、Pico等亏损业务进行大幅收缩。至于飞书,或许是它背负着字节是太多“使命”,一直未有过大幅度的成本优化措施。
然而,接下来的一年,飞书或将不止满足于良好的使用体验,对商业化有了更多要求。
一位接近飞书的人士称,几周前,飞书某一号位的 OKR 中曾明确提及,今年商业化部分员工成本要打平,产研成本则由公司承担。其中,飞书商业化团队主要包括市场(Marketing)、销售(Sales)以及客户关系(CSM)三大团队。
无论是财务健康,还是成本打平,飞书似乎都在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能继续依赖集团补贴,不断烧钱亏损了。
附:以下为谢欣内部信全文。
经过几年时间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创新,我们的业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不仅有了各行各业的大大小小的客户,品牌知名度也在持续提升,并在 to B 领域成为了用户广泛喜爱的品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团队规模比较大,但组织不够精干,大家也感受到效率在变低,力量不够聚焦,这不利于业务的长期发展。
经过反复多次的讨论和非常慎重的抉择,我们决定做一些调整,会适当精简团队规模。非常遗憾,有部分同学会因此不得不离开我们。同时,我们也会为受到影响的同学提供补偿方案或转岗机会的支持,帮助平稳过渡。
这一次调整,不仅是团队规模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回到初创公司的 day 1 状态——方向更聚焦、组织更高效,团队也要更有战斗力。
更精益的组织,会增强业务可持续性,从而加强对客户的长期保障。我们也深知,只有持续的、高质量的投入,才能做好我们的 to B 业务,并服务好更广大的客户。
我在这里想感谢每一位同学,是因为你们的努力,才有了飞书的发展。这是我们部门第一次做出这样的调整,今天是艰难的一天,对于所有受影响的同学,我由衷感激你们为飞书做出的贡献,并会尽力为你们提供支持与帮助。
面向未来,我们还要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尤其要提升 AI 的能力,我们不仅要继续服务好已有客户和拓展新的行业、领域的客户,还要通过创新来帮助用户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