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业界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李开复:AI时代,中美将成为无可争议的双雄

作者:李诗
2018/09/03 15:05

李开复:AI时代,中美将成为无可争议的双雄

9月,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李开复新书《AI·未来》在全球同步发售。9月2日,李开复在北京昆泰酒店召开了媒体见面会,雷锋网亦来到现场。

在回复媒体关于中国AI创投现状时,李开复谈到,AI的概念很火,不少公司都想借AI来包装自己,这给AI行业带来不少泡沫,在此前一段时间,AI公司的估值普遍过高。“过去3、4个月,AI公司的估值下降了20%-30%,如果再下降20%-30%,AI公司的估值就合理了,创新工场就会加大投资。”

早在去年4月,李开复与创新工场CTO王咏刚合著的《人工智能》一书中,李开复就警惕了AI行业过火,将会产生泡沫。此前,在一次对李开复的直播采访中,李开复表示:“在我看来每个创业者都很想把自己的创业公司包装成一个 AI 公司,而每个 VC 也都想要标榜自己是一个 AI 投资人。但是 AI 投资其实不适合新手参与。如果对 AI 技术本身没有了解就急着参与到 AI 的早期阶段来,这样的人会赔得连裤子都不剩。到了今年年底,我觉得会有很多泡沫破掉。”

可以看出,李开复对人工智能当下的发展持谨慎的状态,但是并不影响他对人工智能的长期看好。

《AI·未来》是李开复所撰写的第二本以AI为主题的书籍。李开复说,《AI·未来》这本书的出发点和《人工智能》不一样。《人工智能》定位为人工智能科普读物,想让每个人都明白人工智能是什么,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书中有不少关于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的描述,也有大量案例。《AI·未来》其实并不是一本写AI科技的书,而是一本人文主题的书,讲的是AI技术引领的未来。他基于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从科研、行业、投资等角度对未来十五年进行了预测。

到场的媒体拿到了抢先版的《AI·未来》,雷锋网编辑通读全书,发现《AI·未来》关注两个核心问题:一、中国会不会超越美国,领跑人工智能;二、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威胁和挑战?

 AI时代的中美双雄

在李开复看来,人工智能时代,中美将成为无可争议的双雄。“美国是世界上人工智能研究积累最深、应用成果最多的国家……但是随着辛顿等先驱推动的‘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和商业,人工智能从孤蓬远征的发现时代进入了实干时代。

在两个时代的过渡阶段,人工智能超过‘摩尔定律’的发展速度促使研究人员立即分享成果,中、美两国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均可从即时连接的全球研究资源中获益,这给了中国这个人工智能学生赶超美国老师的平等机会。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实干时代竞争力的天平将倾向商业化执行、产品质量、创新速度和大数据,而这些要素恰是中国优于美国之处。”

李开复说,相信《AI·未来》这本书会在美国卖得很好,因为美国人不懂中国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他们会很想了解。

在书中的前三部分,李开复都在描绘中国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现状。中国和美国的创新和商业环境最大不同的一点或许在于:美国科技圈很鄙视模仿和抄袭,然而在中国没有美国那么好的创新的土壤,在残酷的创业竞争下,依靠模仿国外的产品和技术,中国诞生出一大批世界级的创业者,比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搜狐、滴滴等。不过中国创业者在模仿之后,通常会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本地化的创新,这是国外巨头所不能敌的部分。 

李开复谈到,“15年前从‘学习’起步的中国互联网初创公司从美国商业模式中获得灵感,激地相互竞争……当这一代中国企业家学会利用人工智能时,将彻底颠覆游戏规则。”

经历了主要靠模仿发展起来的传统互联网时代,中国也诞生出很多创新模式:移动支付、O2O、共享单车等。中国依靠人口基数和独特的市场积累起来的数据也是一大优势,“中国移动用户基数使得中国的数据优势是美国的3倍,移动食品配送是美国的10倍,移动支付是美国的50倍,共享单车设施是美国的300倍。而利用这些丰富的数据资源,中国的计算机视觉、无人机、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机器翻译公司,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创业企业。”

AI的两大威胁

李开复:AI时代,中美将成为无可争议的双雄

面对AI智力和操作能力的不断进步,人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工作被AI取代。这也是AI发展以来最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过,由于2013年,李开复被诊断出淋巴癌四期,罹患重病的他对于人生和生活都有了新的思考。

李开复谈到,在他20多岁的时候,他曾认为AI将来会取代人脑;在他30多岁埋头研究的时候,他发现AI的论文好些,做出实际产品很难;在他40岁的时候,他看到AI的局限性,只能在,某些领域有价值;而当他生病后,他认为AI将会帮助人们解决重复性工作问题,让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李开复是典型的工作狂,希望能够在AI领域有所成就,并将此看作自己人生最大的目标和价值。但是生病之后他发现,人生最重要的是多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同时做更多有意义有创造性的事情。

“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完成不属于人类专有的各种重复性工作。爱,才是人类的特质。”

李开复认为在15年内,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具备取代40-50%岗位的技术能力。

例如,重复性劳动,特别是在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地方完成的工作(如洗碗、装配线检查、缝纫);有固定台本和对白内容的各种互动(如客户服务、电话营销);相对简单的数据分类(如文件归档);在某公司一个非常狭小的领域工作(如银行理财产品的电话推销员、某部门的会计);以及不需与人进行大量面对面交流的工作(如分拣、装配、数据输入)。

相比人工智能,人类的优势在于创造力和同情心,人可以从事更多有人情味的职业和岗位。在他看来,一下这些将是人工智能难以取代(至少在当前阶段)的工作类型:

人工智能不擅长提出新概念,创意性工作很难被取代(例如,医学研究员、人工智能科学家、获奖剧本作家、公关专家、企业家);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即使是理解常识也很困难,需要了解多个领域并需要进行战略决策的复杂性/战略性工作难以取代(例如,首席执行官、谈判专家、并购专家);实际上在机器人和机械学方面取得进展比人工智能软件慢,灵敏性工作难以被取代(例如,口腔外科医生、飞机机械师、脊椎按摩师);机器人在特定环境(如装配线)中运行良好,但不易适应新环境,需适应全新、未知的各类环境的工作难以被取代(例如,地质调查、集会后的清洁工作);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情商,人们也不愿“信任”机器,让机器来处理人性化任务,同理心/人性化工作难以被取代(例如,社工、特殊教师、婚姻顾问)。

李开复分享到,将努力工作视为唯一的生活价值,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价值观。而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存在的意义。在身体康复后,他的工作时间相比此前已经减少很多。在女儿放暑假的一个月里,他只有不到一半的时间在公司,其他时间都用来陪伴女儿。

雷锋网了解到,除了就业问题之外,李开复还担心人工智能时代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因为,人工智能公司如果能靠机器和算法取代大量人类岗位,其创造的财富会很惊人,此外,人工智能产业倾向于“赢家通吃”,这种倾向将会家居获利与财富集中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已经领先其他国家一大截,形成了新一代的两极世界科技秩序。

AI革命带来全新的格局和全新的社会,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而下一代则将成长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下一代的教育也是亟待思考的问题。李开复认为,下一代在选择工作时将不会再倾向于铁饭碗类的工作,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比职业选择更重要,只有具备了这些,才不会面临被AI取代的恐惧。

 

相关文章:

李开复预言 AI 泡沫年底要破,LeCun:确实如此

LeCun、Jordan、李开复圆桌全文:AI的现状与未来 | GMIC 2018

李开复、胡郁、张亚勤对话:中美AI战略、AI人才培养有何不同 | GMIC 2018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李开复:AI时代,中美将成为无可争议的双雄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