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0
雷锋网按:本文作者系 Super Ventures 合伙人 Matt Miesnieks ,他在上一篇文章《苹果 ARKit 凭什么碾压对手?》(雷锋网已发布)中详细解释了 ARKit 的工作原理,以及 与 Tango、微软 HoloLens 的不同之处。很快,他又发表了今天这篇文章。文中,他利用自己在行业内摸爬滚打的多年经验,对真正的消费级 AR 眼镜诞生路上的 8 座大山进行了梳理,同时还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技术发展脉络进行了预测,在文章结尾他还回答了几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绝对是近段时间内最值得拜读的 AR 行业宝典之一。
苹果的 ARKit 一出炉便引来一片惊呼,如果这项技术未来能一并融入 Apple Glass 肯定更令人兴奋。从现有传闻来看,Apple Glass 这款产品存在已是事实,只是发布时间依旧存疑。下面,笔者会试图解答有关发布时间的疑问。当然,我可不会凭空臆测,这些猜测都是根据 AR 技术的发展路线图来的。即使苹果已经有了最先进的全栈式可穿戴 AR 头戴显示器,想将其真正送入消费级市场,苹果手上也得有不少新“料”。实话来说,其中一些新“料”在现在的技术背景下还没诞生呢。
本文是一篇自下而上的总结,着眼于苹果或是说其他任何厂商提出消费级 AR 眼镜所具备的东西,我不会吹嘘或神话 AR 技术取得的突破,相反我会一一列举消费级产品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和现有技术所达到的高度。最后,我会对消费级产品的上市时间做个合理的推测。
对于苹果的路线图我知之甚少,不过我的很多朋友已经看到过一小部分苹果尚未发布的 AR 项目 ,通过他们,我对苹果 AR 研发中遇到的一些设计和技术问题有了一定了解。同时,借助对科技行业多年的观察和过去 9 年的从业经验,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了如指掌。
下面的故事我们先采用倒序模式来讲。本文要说的终极版 AR 眼镜首先要让人有胆量在公共场合佩戴,至少要外观时尚。其次,消费级 AR 眼镜得能投射出逼真的数字内容,好像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有完整的应用生态支撑。
给出这个定义并不是为了卖弄学识,在这种 AR 眼镜进入市场前,我们肯定也能买到类似的产品。虽然它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研发人员肯定能通过不断迭代解决存在的问题。我要探讨的是:苹果到底什么时候会发布功能达到“及格线”且让用户产生购买欲望的产品。
作为一个行内人,当把 AR 和眼镜、护目镜、头戴显示器这些词语联系起来时,脑子会出现一片混沌。因为到底什么是可穿戴的抬头显示器(HUD),和什么是 AR 眼镜,总让我们搞不清中间的区别。这两种产品都会有透明的屏幕放在你脸前(可能你会透过镜片看,也可能是在镜片的侧面看,单眼或是双眼),但它们的用户体验和产品却天差地别。许多营销部门将抬头显示器称为 AR 眼镜,而把真正的 AR 眼镜被划到了混合现实(MR)或全息屏幕的分类里。
其实这两种产品很容易分辨,你只需转转头,如果所有投射的内容还在屏幕上,它就是 HUD,谷歌眼镜、爱普生 Moverio 就是此类产品的代表(其实大多数头盔显示器都是 HUD,虽然其中有些产品能通过 AR SDK 如 Vuforia 加入一些简单的 AR 功能,ODG 做的便是此类产品)。
准确来说,只有 HUD 的设备不能算 AR 产品,它只不过是是你眼前的一块屏幕罢了。只有像 WWDC 上那样用 iPhone,或者用微软 HoloLens,或 Meta 将内容“固定”到真实世界中,你才算有了一幅 AR 眼镜。真正的 AR 眼镜是个大工程,它包含 HUD、透明镜头和 6 向自由度的追踪能力等。
上图就是 AR 眼镜带来的全新体验,即使你转动头部,它投射出的内容会固定在那里,但如果你用的是谷歌眼镜,那么画面就会跟着你头部一起移动。
如果苹果或其它厂商无法解决以下 8 大问题,那么消费级 AR 眼镜就永远是镜花水月。不过,下文的重点是帮读者理解为什么这些问题必须解决。
第一,在我看来,一款硬件是否时尚,是否炫酷是最重要的,而且这可是随时佩戴在我们眼前的私人可穿戴设备,对许多人来说这就是彰显自己个人风格的最佳配饰。今天,从没有什么能阻挡设计师设计出特别时尚的眼镜,现在技术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企业级 AR 设备会先行普及,因为人们愿意购买这些外形丑陋的设备,是为了工作,其中技术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如何设计的更时尚并未解决。
上图是 e-Margin 推出的 OLED 微型屏幕,适合打造头戴设备或智能手表
第二大问题是屏幕,想找到一块能在阳光下有足够亮度、锐度和视野,让用户能轻松阅读信息的屏幕可不容易,而一款只能在室内使用的 AR 产品基本就是废物。毕竟如果 AR 眼镜不能无缝融入你的日常生活,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比起 VR, AR 所需的视野是否足够广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它对沉浸感的依赖并没有 VR 那么强。不过,一定的视野还是必要的,因为它能避免人们因为内容被裁减而分散注意力。现在最先进且能量产的 OLED 微型屏幕采用注塑波导成型技术,它只有一个焦平面。想用上功能更强的屏幕,恐怕还得再等一两年,而这种屏幕从诞生到大规模量产,还需要一两年时间。
几年前我听过一个有关投资的故事,一家大型 OEM 商当时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对 Magic Leap 的投资。这并非因为他觉得 Magic Leap 是个骗子项目,当时这家神奇的新创公司拿出了令人震惊的演示。这家厂商决定放弃是因为深知 Magic Leap 的技术要大批量生产,并在没有光学屏幕瑕疵品的情况下,维持良好的生产,将会面临巨大挑战。
至今,Magic Leap 也没能解决这些问题,来自 The Information 的消息显示,这家拿投资拿到手软的新创公司准备搞折衷方案,换装一款更容易制造的屏幕。这也是军用产品仍然使用 OLED 和注塑波导技术的原因,并非是没有资金投入研发更好的技术!
此外,注塑波导成型技术打造出的屏幕成本很低(1-2美元),厂商只需在光学设计时一次性付出 7 位数的成本即可,现有的高清微 OLED 屏幕虽然价格昂贵但价格下降的速度也相当快。不过,现在依然没有厂商能像智能手机屏幕一样为头戴设备大规模量产屏幕。
2014 年的研究显示,多通道输入技术成熟至少还需要 5 年时间
第三,硬件想“捕捉”用户的自然输入还很难,软件“猜测”用户心意的能力同样也很弱。这个问题相当巨大而且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你思考的越深,就越能体验这一问题的困难。想解决自然输入你必须在语音识别、手势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每一项技术上不断精进,而且即使你完美解决了其中一项技术问题,在很多种环境下,用户绝不会想使用这种输入方式,比如,看电影的时候,采用语音输入,显然一个可见的按键会更好,或是在大众场合使用手势输入,而这是语音也许更好。
为了避免在不同使用场景下让用户感到尴尬,就必须有一套带有 AI 技术的多模式系统,从而来决定在不同情境下,哪种输入系统可以最好地捕捉用户意图。
眼下,苹果、微软和谷歌(最近有谣言说在研发动作追踪技术)等科技巨头都在研发多模系统,但我猜测他们的单模产品恐怕 9-12 个月才能完全成型。如果非要从市场上挑出一款多模输入的产品,那么 Airpods/Siri + iPhone 的组合恐怕是最符合相关定义的了。用户能通过点击屏幕、点击耳机或语音来控制手机,但从功能上来看,这套系统依然相当基础,因为你成了决定使用哪种模式的 AI。
第四,传感器和处理器技术还不够强大,AR 眼镜需要的低能耗高性,考虑到散热和重量,以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同时,保证长时间续航。最重要的是,此类产品也能给设计师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想要让人们从智能手机过渡到 AR 眼镜,我们就必须攻克这一难题。此外,即使一些 AR 功能在 iPhone 上看起来很炫酷,也不意味着将它照搬到 AR 眼镜上就能取得同样的效果。在手机上,我们已经能实现 3D 建模、机器学习应用和连贯渲染等效果,不过它们通常需要消耗很多 CPU/GPU 资源,而这会导致设备温度的升高和电池的快速消耗。想要把这些功能搬到 AR 眼镜上,恐怕定制传感器和芯片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如微软的全息芯片),不过这也意味着用户得多等很长时间。
借助语义切分技术,AR 系统能逐渐分清场景中的物体并为它们贴标签,
这些信息会从 ARKit 回传到应用中以便进行下一步交互方式的选择。
第五,系统的理解能力有限,它无法在 3D 形态下实时理解这个世界的结构和语义学定义(ARKit 也只是刚刚开始,自由度相当有限)。人们才刚刚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未来 1 年里恐怕大家都会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
如果 AR 应用无法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我们也没有制作它的必要了,因为其用户体验恐怕还不如手机应用。Tabletop 3D 游戏就是最好的例子,玩过它后你会感叹“ AR 这种劳什子有什么用”。要想和现实世界互动,系统必须捕捉或下载一个 3D 的虚拟世界模型。当开发者理解这个问题,有的系统开始解决这一问题后(如 Tango、HoloLen 和 Occipital 今天可实现的),下一个问题会冒出来:“无法提前了解场景是什么样时,我该如何将内容安排进 3D 场景中呢?”
虽然现在已经有人开发了各种启发式教学,但这些方法还相当粗糙,开发者还要下不少功夫。业界需要的是一款程序化的内容安排工具,它必须足够易用。微软和 FlimSFX 的软件现在走在业界前面,我知道一家创业公司将这项技术用于建筑产品,也正在思考将它用于 AR,但一直没有看到其他的解决方案。
在手机上进行实时大规模地 3D 建模需要用到深度相机。 如果不使用深度相机而实现相同的效果,恐怕至少得花 9 个月来研究,产品化则还需要另外 9-12 个月。另外,现在用于手机的 3D 语音切分技术是通过语义代码实现,是一个基本的方式,离真正成熟也有几年时间。
同时,大规模追踪和 3D 地图的融合也需要时间。虽然谷歌的 Tango 项目已经初见成效,但相关技术下放到消费级手机中可能至少也得一年时间。
2013 年时的虚拟 AR 分享技术还相当粗糙,玩家可以在屏幕中实时看到对方的越野车
第六, 我们在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上还是力有不殆。在 Dekko,我们做了一款(如果不是第一个的话)商业版 iOS 多人 AR 游戏(Tabletop speed——能与现实世界中的对象碰撞的虚拟遥控越野车)。由于可以与他人同乐乐,这款游戏在娱乐性上的体验有了大幅提升。
眼下,大多数 AR 演示和应用都是独角戏,但如果此类设备得到了普及,人们肯定想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和“增强视角下的自己”。Charlie Sutton 和 Cliff Warren 在三星时就参透了这一点,他们还打造了一款竞争力十足的原型产品。想像一下,如果你能带着一款由 Snap 滤镜生成的帽子一整天,而其他戴着 AR 眼镜的人都能看到这一情景,是该有多酷。
实现这一效果的基础技术我们已经掌握,但需要更为稳定的户外定位 SLAM 技术辅助,这样我们才能将 SLAM 地图分享给其他人,他们才能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分享对方的喜悦。Tango VPS 是当下行业的翘楚,这项能力在行业内普及还需要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消费级体验、应用和 API 可能会让时间再延长 6-12 个月。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就能实现全息瞬移(Holoportation)了。
我想戴着它一整天,而不只是在自拍的的时候,这样花枝招展才是我想别人带着 AR 眼镜看到的样子
第七,AR 眼镜的成熟依然缺乏一个原生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应用程序范例,过去 40 年桌面系统上用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想真正走出一条新路,我们有很多事情需要探索,毕竟直接将过去那种 4x6 的方块图标塞进透明屏幕中根本行不通。
虽然过去十年来安卓和 iOS 异军突起,但这两大平台上的应用想照搬进 AR 根本是妄想,因此我们迎来了打造全新应用生态的机会。有趣的是,我发现就 AR 设计上的表现来说,拥有工业设计背景的设计师往往要比应用程序设计师表现更好(或者是比那些努力应对现实世界问题的游戏设计师表现更棒)。
我发现这是因为工业设计师从一开始就是通过 3D 产品帮人们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而在 AR,你只需要为你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设计一个数字模型,可能在多加一点交互性。眼下,这一问题解决最好的还是军方,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操作 UI 和 3D 战争模拟游戏 UI 都很有自己的一套。当然,HoloLens 也是业界做好的 AR GUI,不过长时候你会发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在稳步前进,不过这些成果需要尽快产品化。传言称苹果的实验室已经掌握了成熟的 3D GUI。
上图是 Magic Leap 设计的 AR 图形用户界面(GUI),其中一些元素是固定在抬头显示器中的(如音乐控制和闹钟),另一些直接嵌入现实世界(YouTube 和玩具),邮件应用则可以自由切换。不过,怎么关闭并切换到一个新应用呢?难道指一指咖啡杯就能告诉星巴克应用把咖啡杯灌满?现有的智能手机应用生态可干不了这事儿。
第八, 最后一个问题是应用生态,我们需要一个实用化和娱乐化的应用生态。与智能手机一样,AR 也需要杀手级应用。同时,用户体验、界面和输入也非常重要,这样我们才能连上互联网,借助 AR 带来的优势做我们想做的事。
在 ARKit 眼镜出现之前,这些问题必须一一解决。我觉得苹果不会走 HoloLens 的老路,试图在一款产品上毕其功于一役。如果想更深刻的理解我的观点,你可以直接拿一台 HoloLens 做体验。微软的这款产品确实足够惊人,因为它可以说是世界上首款解决了以上所有问题并达到企业级价格水平的单一集成化产品,这是前人做不到的。它就是 AR 界的诺基亚 Communicator,虽然功能有些鸡肋,但证明了可以做到的事情。虽然微软对这 8 个问题都是浅尝辄止,但他们还是创造了历史,这也意味着微软比其他公司都更了解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苹果在 ARKit 眼镜的开发上会采用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在设计上苹果是领导者,但从历史来看,他们擅长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因为用户习惯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初代 iPhone 就是最好的例子,它通过多点触控解决了智能手机的输入问题,而这一功能创新改变了一切。如果你细看初代 iPhone 的其他功能,就会发现同时代的手机并不落后。
一方面,我们要解决大量技术问题,如计算视觉、传感器、SDK 和 3D 开发工具等。另一方面则是设计问题,包括产品所针对的用户场景,我如何与用户界面进行交互,怎样将我呈现出来(我可是要把这家伙戴在脸上),产品如何能令人满意?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也相当棘手。
从现有情况来看,越发强大的 ARKit SDK 正在解决 iPhone 平台上的许多技术问题。设计问题则通过苹果的穿戴产品(手表、AirPods 和其他非 ARKit 眼镜产品)大串联来解决。
未来它们将逐步合二为一,成为 ARKit 眼镜。
如果要做预测,我认为接下来对一些过渡性产品来说是个好机会。此前,黑莓、诺基亚、Palm 等厂商都曾在历史转型期取得过重大的阶段性成功。
对 AR 行业来说,ARKit 的到来绝对是件大事,这不仅是因为苹果神乎其神的营销,还在于其 AR 应用已经有了高质量的 6 自由度。AR 的一切都建立在高质量的姿态识别上,想将数字内容嵌入现实世界,室内导航、3D 建模算法、大规模的追踪系统、虚拟与现实的碰撞、遮挡和手势识别等都缺一不可,但这些功能都必须有高质量的姿态识别来支撑。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详细解释过这一点。
苹果推出 ARKit 前,就深知手持式设备所包含的特有因素对于AR使用场景的巨大影响,而这些知识都是 AR 团队领导加盟苹果时带来的。苹果选择先在 iPhone 上推出 ARKit 是因为用户的期望值会自动降低,而 ARKit 初版确实只是个束手束脚的 SLAM 系统(虽然效果很惊艳)。同时,开发人员可借机学习开发 AR 应用的能力,消费者也能在 YouTube 上观赏大量相关演示,开始了解 AR 的潜力。之后,苹果就能成功完成 AR 市场的培养。它们无需被可穿戴设备硬件性能所束缚,就能充分利用智能机性能推出更棒的 AR 算法。
可穿戴设备性能较弱的情况下,智能手机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ARKit 技术什么时候才能符合 AR 眼镜的标准呢?在我看来,这套系统必须能 Hold 住大规模的户外追踪与定位,解决密集的 3D 实时建模等问题时,才能算勉强及格。需要注意的是,自然输入的问题也必须一并解决。
苹果的 AR 设计问题解决之道
这一部分相当有趣。我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理解市场的技术专家。不过,我娶了一位 AR 设计师,而且我的产品开发团队也是设计师来领带,从他们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作为一个内行人,我还没见过其他团队有这样的配置,这一步他们可能走错了。当然,苹果和 Snap 的 AR 团队中肯定有设计师深度参与。在我看来,打造 AR 眼镜设计比技术更重要,虽然技术问题也很难攻克。
如果走技术优先之路,就会发现“难题一锅粥”,现在业内就有一两家AR OEM厂商苦于设计问题。困难的技术问题可以先于“超困难”的设计问题得到解决,但最终还是设计决定要解决技术难题。
作为一个从业者,我很高兴能经常看到计算机视觉专家与设计师面对面交流,他们互相学习语言,双方如何解决 AR 难题。
苹果处理 AR 硬件的方式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我认为 AirPods 是第一个成功的 AR 硬件产品。虽然我提出这一看法时经常会遭人白眼,但事实上它确实解决了语音输入/输出和触控问题。借助 AirPods,我们用声音“增强”了周边的环境,就像博物馆的语音导览,这就是音频 AR。我经常戴着它去餐厅和酒吧,没人在乎它的存在,员工和随行的朋友都能正常与我交谈(音乐暂停)。这种没有线的古怪产品迅速成了人们的日常随行产品,确实令人惊讶。我感觉未来一年里肯定会有其他 OEM 厂商推出类似的 AI 智能耳机,相关的并购也会大量诞生。
AR 穿戴设备相当酷炫,这样的产品谁还在乎有没有画面
AirPods 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它与眼镜间的物理分离,这样最终的眼镜产品就能大幅缩减体积和成本。显然,平时大家都有很多副眼镜(太阳镜、老花镜和运动眼镜等),因此再多买一副 AR 眼镜也无所谓。不过,如果这副眼镜定价 1500 美元,恐怕人们的接受度就会大打折扣。但如果这幅眼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塑料框,它还搭载波导屏幕、W1 芯片、相机、运动传感器等设备,且能将整个物料成本压缩到几十美元呢?
当然,库克最近也表态称,iPhone 对 AR 来说更为重要。同时,OLED 微型屏幕现在也是穿戴设备屏幕的最佳选择,因此 iPhone 8 转向 OLED 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过,很快 OLED 也会被其他显示技术超越,如具有多焦点深度,可能是视网膜投射,以及其他技术。
苹果的第一款眼镜产品不会搭载摄像头,抬头显示器才是首选。简单来说,它就像戴在你脸前的苹果手表。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是苹果的老传统了,其他部分苹果则会延续此前的解决方案。我曾秘密问过接触了苹果眼镜原型的人,他们都没提到相机的事。
据悉,苹果眼镜采用 3D 打印框架,看起来像雷朋眼镜一样酷劲十足。最近,一个 Reddit 帖子的曝料就很准确。目前苹果正在测试的使用场景是“通知”,这对于 Siri 来说再自然不过了,类似于谷歌 Assitant。不过从我九个月前得到的消息来看,那时的苹果年度营销计划里还没有眼镜类产品。我觉得明年才有可能见到眼镜类产品(不具备 AR 功能,但却有 HUD 显示系统和通知功能),而今年 AR 只会进入 iPhone 产品线。当然第一代苹果眼镜也有可能搭载相机(也同样不是因为技术原因),但这太不符合苹果的作风了,它一贯奉行“以更简单的产品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Mark Newson 最近推出的高端时尚眼镜
苹果的眼镜产品有一大优势,那就是他们的团队有 Marc Newson 这位工业设计大师,他深知如何设计炫酷的眼镜。我在三星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就是工业设计师将眼镜看作最难设计的产品,因为每个人的脸型和品味不同,而且也没有任何现实的设计依据(你增加的功能无法让每个人满意,所以设计师干脆采用极简设计了)。
那那么硬件配置就不重要了吗?
苹果也一直在学习如何借“时尚”来销售产品,Apple Watch 就是它们最好的实践。虽然现在我还不知道 Apple Watch 到底用了什么硬件配置,但我却在《Vogue》杂志上看到碧昂斯带着一款特别版 Apple Watch。此外,苹果还学会了卖各种配色和材质的表带,让用户能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与苹果相比,其他也在做 AR 的公司显然要木讷的多。
那些认为大众市场对 AR 眼镜不感冒的用户恐怕还带着谷歌眼镜呢。要想更好的将 AR 眼镜卖出去,各家厂商在市场营销、价格和设计上都要下大功夫。
这就是苹果 AR“集群”的标准配置
不出几年,人们就会戴着他们炫酷的 Apple Watch、Apple Glasses 和 AirPods 等装备出街了。当然,他们口袋里可能还装着第二副眼镜和被冷落了的 iPhone。到时,Apple Watch 可以成为一种次要的输入方式。在你走进酒吧时,可以取下眼镜 ,让 AirPods 与 Watch 保持相连,而如果你需要一块屏幕来分享或需要一些隐私,则可掏出 iPhone 使用。
2018 年年末
很容易能猜测到,苹果在 2018 年将推出不带 ARKit 的 AR 眼镜,具备基本输入,大部分由手机或 AirPods 控制,没有摄像头,设计非常简单。不过,苹果会强调时尚感,边框风格和价格,并霸占时尚杂志。同时,iPhone 上的 ARKit 开始支持 3D 建模,再加上一些能够改善内容渲染(如光源感知)和多用户 AR 体验的新特性。
2019 年
如果在 2019 年推出 AR 眼镜,苹果会其加入摄像头(类似 Snap 的 Spectacles,用于拍照和视频)。同时,苹果可能会为其装备最新的 W2 无线芯片。iPhone 上的 ARKit 开始支持大规模的追踪和单色 RGB 3D 建模。此外苹果地图和 Siri 也会与其深度融合。
这时,其他公司可能会抢先推出自己的全栈式消费级 AR 眼镜,而企业级 AR 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一些移动 ARKit 应用会显示出强大的潜力。
2020 年
苹果眼镜发展到第三个年头后,苹果解决了续航、显示、无线连接、输入和用户界面等诸多问题。ARKit 也在逐渐增强,以应用更大的空间和不断增多的用户。这时,内容开发工具已经足够成熟,大多数开发者都能熟练使用。一些竞争对手的产品出货后,许多人会抱怨苹果贻误战机让他人抢了先机。
2021 年
融合了 ARKit 的苹果眼镜终于正式出货并大获成功。
iPhone 8 上的 ARKit 表现如何?今年它能获得 4 亿安装量吗?明年全球是否能突破 10 亿?
苹果绝对有这个能力,不过移动平台的手持 AR 项目有许多天生的用户体验缺陷要革除。同时,ARKit 自己也是局限性很大。因此我认为移动 AR 能有许多很棒的使用场景,但想明年就抓住数千万用户的心恐怕不太容易。未来几年,你还能借苹果 ARKit 创办很棒的公司,但想成为下一个谷歌,几乎是不可能的。
AR 可能永远都是小众产品,其市场潜力与家用游戏机类似,AR 眼镜如何发展才能建立类似智能手机的巨型市场呢?
如果从本质上认为 AR 就是图一乐的娱乐产品(VR 也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其市场规模肯定大不了。不过多年以前我就认为 AR 将成为一款通讯和信息设备,这些功能也是智能手机的主业。如果 AR 产品也能提供足够震惊的用户体验,让我们更好的与这个世界沟通并了解它,那么实现手机级别的市场规模就很轻松。
不过,如果你将 VR 看作帮人逃离现实的工具,AR 则增强了我们周边的现实。这样以来,只要我们分析一下典型个体每天的时间分配,就会发现天平已经偏向了 AR一边。我们每天可能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躲”在一本书或者电视里,但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依然会生活在真实世界中。
当然,人们到底是喜欢在 VR 还是 AR 世界中交流现在还很难预测。这个问题我站 AR,虽然这项技术开发起来更困难一些。
那么 VR 呢?难道这项技术未来就没什么进步空间了?
在 ARKit 出现之前,我会说等着 AR 吧,现在我已经不用再重复这句话了。
难道其他公司就不会先苹果一步解决这些问题?
微软现在其实处在领跑地位,他领先很多年,有足够的软硬件优势。谷歌则有很棒的 AI 和设备生态系统优势。我认为其他公司也能搞定消费级 AR 眼镜需要的所有功能,但他们的产品恐怕难以大卖,因为 AR 眼镜时尚与否才是消费者选择的第一要素。
我只是预测,可能也会出错。
以上这些预测可能也会出错,说不定苹果已经掌握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无需克服所有的技术问题就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呢。
当然,可能会有一个移动行业的“局外人”在该市场称霸(比如谷歌干掉了微软、英特尔和 PC OEM 商的联盟),这家公司可能是 Snap 或另一家现在还在车库里鼓捣新事物的创新公司,甚至是微软王者归来。类似的行业大洗牌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发生了,而这种时刻通常非常激动人心。Facebook 对此非常有兴趣,不过这是另一篇文章要讨论的了。
目前整个智能手机供应链生态系统的体量,加上通过更高的集成度来换取更大的时尚设计空间的特点,让玩家更好地选择产品。在新应用范式的刺激下,市场会逐渐转向时尚引领的消费模式,这也为新入局者提供了新的入场机会。
Via medium 雷锋网编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